Nature子刊:杨仕明团队揭示胆囊切除术加剧结直肠癌发生的新机制,并提出潜在干预方式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8-21 10:09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在小鼠模型中证实,胆囊切除术会加剧结直肠肿瘤的发生。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胆囊疾病(例如胆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上升趋势。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手术中实施最频繁的一种,被视为治疗胆囊疾病患者的常规疗法。
过去一直认为胆囊切除术几乎无害,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以及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重要的是,之前的临床研究已表明,胆囊切除术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有关,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明确。
2025 年 8 月 16 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仕明教授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了题为:Cholecystectomy-related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exacerbate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相关的肠道菌群失调和胆汁酸代谢受损,法尼醇 X 受体(FXR)信号转导,破坏 FXR/β-连环蛋白的相互作用,最终加剧结直肠肿瘤的发生,而 FXR 激动剂奥贝胆酸(OCA)可预防胆囊切除术相关的结直肠肿瘤发生。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异常最常见的胆道外科手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胆囊切除术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有关。然而,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在小鼠模型中证实,胆囊切除术会加剧结直肠肿瘤的发生。
宏基因组测序和靶向代谢组学表明,胆囊切除术会导致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减少,而活泼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增加,同时人体内的甘氨熊去氧胆酸(GUDCA)水平升高,小鼠体内的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水平升高。
在小鼠中进行的粪菌移植、单一菌种定植和胆汁酸补充实验表明,胆囊切除术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会促进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的生成,并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RNA 测序和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受损的胆汁酸代谢会抑制法尼醇 X 受体(FXR)信号转导,破坏 FXR/β-连环蛋白的相互作用,最终加剧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FXR 激动剂奥贝胆酸(OCA)可预防胆囊切除术相关的结直肠肿瘤发生。
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胆囊切除术诱发的结直肠肿瘤发生中占据关键地位,而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胆汁酸-法尼醇 X 受体信号轴,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预防策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