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定档】2026(第十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2026年3月,火热筹备中!
来源:生物谷 2025-11-20 15:17
2026(第十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2026年3月,火热报名中!
1 邀请辞
外囊泡(EVs)作为细胞间通信的关键媒介,在疾病诊断、治疗、再生医学和药物递送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组学分析和工程化改造的飞速发展,外囊泡领域的研究热点正从基础生物学机制探索,迅速向临床应用和产业化落地转变。
中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在该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活跃的产业力量。上海作为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汇聚了众多顶尖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本次大会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临床专家、产业领袖及投融资机构,聚焦外囊泡的生物发生机制、高效分离技术、工程化改造、临床诊断标志物开发、创新药物递送系统及再生医学应用等前沿热点,促进“产学研医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外囊泡技术的临床转化与产业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北京智慧”和“中国方案”。
会议名称|
2026(第十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
会议时间|2026年3月26-27日
会议地点|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
主办单位|生物谷、梅斯医学
联合主办|
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外囊泡生物学:从基础到应用的跨越
全球外囊泡研究与转化趋势展望
外囊泡作为下一代疾病诊断平台的潜力
工程化外囊泡治疗剂的临床开发路径
多组学技术驱动下的外囊泡标志物发现
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与生态构建
外囊泡生物发生、摄取与功能机制
EV生物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
EV异质性的细胞来源与功能
EV与靶细胞相互作用的特异性
EV携带的核酸与蛋白质功能
微生物来源EV的免疫调节功能
微环境应激(如缺氧)对EV分泌的影响
外囊泡分离、表征与标准化
高纯度EV分离新技术(超离、SEC、AF4、微流控等)比较
EV表征“金标准”:电镜、NTA、纳米流式等
EV标志物鉴定与质控挑战
MISEV指南更新与标准化实践
临床样本中EV分离的标准化流程
大数据与AI在EV表征中的应用
外囊泡作为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
液体活检:肿瘤源性EV检测与早期诊断
神经疾病(AD/PD)的EV生物标志物
心血管疾病预后与EV标志物
外泌体lncRNA/circRNA作为新型标志物
基于EV的伴随诊断开发策略
监管科学视角下的EV诊断试剂盒开发
外囊泡在再生医学与免疫调节中的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EV的组织修复机制
EV在骨软骨再生中的应用
EV调控神经再生的前景
EV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治疗潜力
肿瘤免疫:EV的双重角色(抑制/激活)
细菌EV(OMVs)作为疫苗开发平台
外囊泡转化医学与产业论坛
外囊泡领域知识产权布局与策略
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路径与案例分析
EV产品的CMC、药效与非临床评价
全球EV领域监管政策与申报考量
资本视角:EV领域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产学研医合作创新模式圆桌讨论



展台赞助
演讲赞助
卫星会
茶歇赞助
午宴赞助
晚宴赞助
会刊单页
资料入袋
会议物料冠名等

限时早鸟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