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携手多方共建慢阻肺健康生态圈,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
来源:GSK 2021-11-07 17:22
构建全国覆盖范围最广的慢阻肺分级诊疗路径。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葛兰素史克(GSK)宣布与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签署第四期“幸福呼吸”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合作备忘录。进博会期间,GSK还分享了全国首个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银川慢阻肺患者数字化管理项目进展,进一步展示GSK 携手多方打造呼吸慢病健康生态圈的努力成果。
幸福呼吸项目于2017年11月启动,构建了全国覆盖范围最广的慢阻肺分级诊疗路径。项目第四期将继续扩大覆盖区域、建立基层医生疾病管理方案辅助智能工具、探索建立更快更高效的慢阻肺筛查模型等。
GSK中国处方药和疫苗总经理齐欣女士表示:“进博会作为国际化开放交流的平台,为跨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的绝佳机会。在全球呼吸治疗领域,GSK已深耕50余年,创造了业界领先的呼吸系统产品组合。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我们期望借助进博会平台,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携手多方共建呼吸慢病健康生态圈,推动分级诊疗和互联网+医疗的实施,助力‘健康中国2030’。”
“幸福呼吸”:构建全国覆盖范围最广的慢阻肺分级诊疗路径,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防治形式十分严峻。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生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国家分级诊疗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落地实施,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GSK联合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于2017年11月启动“幸福呼吸”项目,推动慢阻肺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和完善、提高基层医院筛查、检测、诊治和管理慢阻肺的能力,目前已构建了全国覆盖范围最广的慢阻肺分级诊疗路径,提升了医生的慢阻肺诊疗能力。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泽民先生介绍:“截至2021年8月,“幸福呼吸”项目已完成3期阶段性成果,覆盖24省29个城市,完成线上线下医生教育近600场、参与培训医生超过60万人次,151万人完成慢阻肺筛查问卷,36.8万余人次完成高风险人群肺功能仪检测,3.69万余名患者被纳入慢阻肺规范化管理系统。‘幸福呼吸’项目四期计划在扩大项目覆盖区域、建立辅助基层医生临床决策的智能系统、继续完善慢阻肺规范化管理和分级诊疗路径构建等方面持续发力。”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教授表示:“幸福呼吸’项目已经开展了4年之久,该项目进一步完善从健康宣教—医生培训—肺功能配备—居民筛查—规范诊疗—随访管理—康复治疗到双向转诊的新型慢阻肺全流程规范化防控模式。通过落地分级诊疗路径、建立慢阻肺筛查流程、规范患者管理流程,不仅提升医生诊疗能力,同时广泛推动了慢阻肺患者的筛查、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
全国首个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助力患者自我居家管理, 入选“5G+医疗健康”全国示范项目
在完善我国呼吸慢病生态圈中,除了医生端诊疗实力的提升,患者管理也是关键环节。“健康中国2030”中要求,到2030年40岁以上人群对于慢阻肺的知晓率达到30%,并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普及健康知识。2020年,由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GSK支持的我国首个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5G+呼吸慢病智能化管理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通前端医院就诊到后端院外监测的慢病管理闭环,为我国探索数字化医疗模式创新和慢阻肺规范化诊疗及长期管理建立了示范作用。近日,该项目被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纳入 “5G+医疗健康”全国示范项目入选名单。
宁夏银川市临时急救医院副院长、宁夏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丽君介绍:“慢阻肺是一个慢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低知晓率、低筛查率、低诊断率的特点,需要长期治疗,然而慢阻肺治疗不规范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而再次入院。‘5G+呼吸慢病智能化管理’项目设计了远程监测和管理、复诊预约、随访/教育等环节,全面提升了患者依从性,且帮助患者规范足疗程治疗、降低急性发作入院率和死亡风险。”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学科主任许旺表示:“慢阻肺治疗和管理重在基层。在‘5G+呼吸慢病智能化管理’项目中,借助GSK创新的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用药记录仪 ‘Clip-On’,可以动态监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醒患者及时用药,为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截至9月底,该项目实现规范化管理985名患者,完成超过10,000+次患者远程用药提醒,举办了28场患教会参与患者超900人。从最新项目报告中,我们发现使用Clip-on的患者治疗依从率大幅提高,达到了90%以上,这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非常重要。”
GSK中国医学部负责人Pauline Ng介绍: “GSK非常荣幸能够携手政府、协会和医院,打造和完善中国呼吸慢病生态圈,从而持续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家以科研为导向的世界领先医疗保健公司,GSK积极响应实现 ‘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号召,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携手各界力量,助力构建呼吸慢性健康生态圈,使得中国更多患者获益。”
GSK中国处方药和疫苗总经理齐欣女士表示:“进博会作为国际化开放交流的平台,为跨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的绝佳机会。在全球呼吸治疗领域,GSK已深耕50余年,创造了业界领先的呼吸系统产品组合。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我们期望借助进博会平台,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携手多方共建呼吸慢病健康生态圈,推动分级诊疗和互联网+医疗的实施,助力‘健康中国2030’。”
“幸福呼吸”:构建全国覆盖范围最广的慢阻肺分级诊疗路径,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防治形式十分严峻。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生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国家分级诊疗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落地实施,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GSK联合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于2017年11月启动“幸福呼吸”项目,推动慢阻肺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和完善、提高基层医院筛查、检测、诊治和管理慢阻肺的能力,目前已构建了全国覆盖范围最广的慢阻肺分级诊疗路径,提升了医生的慢阻肺诊疗能力。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泽民先生介绍:“截至2021年8月,“幸福呼吸”项目已完成3期阶段性成果,覆盖24省29个城市,完成线上线下医生教育近600场、参与培训医生超过60万人次,151万人完成慢阻肺筛查问卷,36.8万余人次完成高风险人群肺功能仪检测,3.69万余名患者被纳入慢阻肺规范化管理系统。‘幸福呼吸’项目四期计划在扩大项目覆盖区域、建立辅助基层医生临床决策的智能系统、继续完善慢阻肺规范化管理和分级诊疗路径构建等方面持续发力。”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教授表示:“幸福呼吸’项目已经开展了4年之久,该项目进一步完善从健康宣教—医生培训—肺功能配备—居民筛查—规范诊疗—随访管理—康复治疗到双向转诊的新型慢阻肺全流程规范化防控模式。通过落地分级诊疗路径、建立慢阻肺筛查流程、规范患者管理流程,不仅提升医生诊疗能力,同时广泛推动了慢阻肺患者的筛查、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
全国首个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助力患者自我居家管理, 入选“5G+医疗健康”全国示范项目
在完善我国呼吸慢病生态圈中,除了医生端诊疗实力的提升,患者管理也是关键环节。“健康中国2030”中要求,到2030年40岁以上人群对于慢阻肺的知晓率达到30%,并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普及健康知识。2020年,由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GSK支持的我国首个慢阻肺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5G+呼吸慢病智能化管理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通前端医院就诊到后端院外监测的慢病管理闭环,为我国探索数字化医疗模式创新和慢阻肺规范化诊疗及长期管理建立了示范作用。近日,该项目被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纳入 “5G+医疗健康”全国示范项目入选名单。
宁夏银川市临时急救医院副院长、宁夏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丽君介绍:“慢阻肺是一个慢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低知晓率、低筛查率、低诊断率的特点,需要长期治疗,然而慢阻肺治疗不规范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而再次入院。‘5G+呼吸慢病智能化管理’项目设计了远程监测和管理、复诊预约、随访/教育等环节,全面提升了患者依从性,且帮助患者规范足疗程治疗、降低急性发作入院率和死亡风险。”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学科主任许旺表示:“慢阻肺治疗和管理重在基层。在‘5G+呼吸慢病智能化管理’项目中,借助GSK创新的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用药记录仪 ‘Clip-On’,可以动态监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醒患者及时用药,为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截至9月底,该项目实现规范化管理985名患者,完成超过10,000+次患者远程用药提醒,举办了28场患教会参与患者超900人。从最新项目报告中,我们发现使用Clip-on的患者治疗依从率大幅提高,达到了90%以上,这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非常重要。”
GSK中国医学部负责人Pauline Ng介绍: “GSK非常荣幸能够携手政府、协会和医院,打造和完善中国呼吸慢病生态圈,从而持续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家以科研为导向的世界领先医疗保健公司,GSK积极响应实现 ‘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号召,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携手各界力量,助力构建呼吸慢性健康生态圈,使得中国更多患者获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