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Rev Endocrinol:中国饥荒对人群中2型糖尿病流行的影响

  1. 2型糖尿病
  2. DNA甲基化
  3. 局限性
  4. 流行
  5. 饥荒

来源:本站原创 2019-04-09 08:30

2019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1956年至1961年中国的饥荒被广泛认为是引发后来人群2型糖尿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但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郑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等机构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17项已经发表的相关中国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似乎并没有证据证明上述二者之间的关联。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

2019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1956年至1961年中国的饥荒被广泛认为是引发后来人群2型糖尿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但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郑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等机构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17项已经发表的相关中国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似乎并没有证据证明上述二者之间的关联。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医学博士L. H. Lumey表示,大多数中国研究在使用适当的年龄平衡控制方面往往会受到限制,因此在中国未来的研究中建立产前饥荒与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牢固的联系往往还需要在研究设计和执行上面进行重大的改进。为了阐明中国研究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利用多个对照组重新分析了已经发表的数据,在年龄平衡的对照组中,研究者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并未发生增加。

研究者指出,仅研究饥荒前出生的婴儿作为对照,或许就能表明饥荒对后来人群的健康后果具有一种保护的作用;研究者对荷兰饥荒和中国饥荒进行研究发现,成年后体重增加对于产前饥饿暴露后的2型糖尿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当研究者进行荷兰饥荒研究时,他们并未分析个体在妊娠期暴露于DNA甲基化的改变是否会对孙子辈产生代际效应,这或许就足以解释当前中国人群肥胖与高血糖增加的现象了。

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及中国研究的原始性分析,因此饥荒是否会对中国当前的流行病产生重大影响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目前研究人员还无法对直接暴露所产生的长期影响或间接暴露所产生的代际效应进行陈述。最后研究者Lumey表示,当前中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对于人群而言是一项巨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因此,预防和治疗的公共卫生工作应该集中于在已经确定的过重和肥胖风险因素上,尤其是能量密集性食物摄入量的增加及影响人群整体健康的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这与个体是否早期暴露于饥荒并无关联。(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Chihua Li, Elmar W. Tobi, Bastiaan T. Heijmans, et al. The effect of the Chinese Famine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pidemics,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2019). DOI: 10.1038/s41574-019-0195-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