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影像融合精准指导,为高龄患者重启“心门”!上海仁济心内科完成高难度K-Clip三尖瓣微创介入手术

来源:上海仁济医院 2025-07-23 10:46

K-Clip微创介入技术让三尖瓣介入手术进一步升级,仅需通过颈静脉穿刺,对扩大的三尖瓣环进行“缩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极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三尖瓣反流是一种常见的造成顽固性心衰的心脏瓣膜疾病,但由于以往缺乏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多学科团队为一位极重度三尖瓣反流合并心力衰竭的高龄高危患者,在影像融合精准指导下进行了经导管三尖瓣K-Clip手术,多年未愈的“心门”被修复。

 

修复“失灵”的三尖瓣“心门”

 

陈阿姨多年来反复出现下肢水肿、腹胀和呼吸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检查后,医生们发现是顽固性心力衰竭伴重度三尖瓣反流,以至于心脏功能持续恶化。

然而,陈阿姨一直在忍受疾病的折磨。陈阿姨年龄较大,还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甲减等多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外科开胸手术,手术风险极高。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案效果不佳。

来到仁济医院后,心内科、心血管外科、心超室、放射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以及护理团队走到了一起,希望共同为陈阿姨破局。

经过多学科讨论,专家们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K-Clip三尖瓣修复系统,通过影像融合技术的精准指导下实施微创介入手术,修复她“失灵”的三尖瓣这扇“心门”。

手术由仁济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卜军教授主刀,联合多学科协作,术中采用精准影像融合技术指导手术操作,在第一个k-clip夹合后-隔部位的瓣环后,三尖瓣环面积即较术前缩小37%,三尖瓣反流大幅减少。在三维融合影像的辅助下,在前-后部位的瓣环成功植入第二枚k-clip,三尖瓣环面积缩小约45%,三尖瓣反流显著改善。

“呼吸终于顺畅了!”术后陈阿姨症状改善,恢复良好。

 

影像融合技术精准指导,瓣膜病介入治疗全方位解决

 

如何在融合影像指导下,对心脏瓣膜病进行微创治疗?陈阿姨的心门修复也开启了仁济医院在这个领域的新里程。

 

 

“此次仁济医院在影像融合技术精准指导下经导管三尖瓣K-Clip手术的开展,标志着仁济医院心内科在影像融合技术精准指导下的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已形成‘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全系解决方案,能为更多复杂心脏疾病患者提供微创治疗选择。” 心内科主任医师葛恒介绍,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该疾病会改变心腔内血流动力学,造成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三尖瓣反流更是一种被忽视的严重右心系统疾病。许多患者因无法耐受外科开胸手术而长期忍受病痛,逐渐发展为严重的心力衰竭,病程迁延不愈。

 

(融合影像精准指导下三尖瓣微创介入手术,术后三尖瓣反流明显减少)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突破,三尖瓣已不再是“被遗忘的瓣膜”,微创介入三尖瓣修复手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治疗选择,为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葛恒介绍,三尖瓣介入手术操作复杂,且对影像技术要求高。术中超声医师和手术医生需要密切配合,十分考验多学科团队的默契配合,目前国内仅少数心脏中心能独立开展。 

K-Clip微创介入技术让三尖瓣介入手术进一步升级,仅需通过颈静脉穿刺,对扩大的三尖瓣环进行“缩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极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