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The Lancet:心脏“全路通”工程,为何心梗患者要打通所有堵塞的血管?

  1. 死亡风险
  2. 随机对照试验
  3. 心梗
  4. 血管堵塞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1-12 10:52

来自加拿大人口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完全血运重建”策略最权威的证据,其明确显示,为心梗患者打通所有堵塞血管不仅能预防再次心梗,更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这个被称为“人类头号杀手”的疾病,每年在全球夺走约1790万人的生命。在中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而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其中最凶险的类型,更是以其高致死率、高复发率令人闻之色变。

对于心梗患者,医生常通过植入支架来疏通堵塞血管,但临床上约一半患者存在多支血管病变—就像城市主干道不止一处“堵点”。这时,医生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只疏通“罪魁祸首”血管,还是将所有堵塞血管“一网打尽”?这个困扰心血管领域多年的难题,如今终于有了明确答案。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题为“Complete versus culprit lesion-only revascularisat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ete Revascularisation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拿大人口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完全血运重建”策略最权威的证据,其明确显示,为心梗患者打通所有堵塞血管不仅能预防再次心梗,更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这就使该策略成为少数被证实能挽救生命的介入治疗之一。

研究设计:六项试验的“数据会师”

文章中,研究人员采用个体数据荟萃分析法汇集了全球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8836名患者的数据,其中女性占23.6%,男性占76.4%;患者中位年龄65.8岁,87.9%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即典型心梗),12.1%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完全血运重建组:对罪犯(culprit)血管和所有主要非罪犯血管均植入支架;2)仅处理罪犯血管组:只对引起本次心梗的血管植入支架。中位随访时间达3年,确保结果具有长期说服力。

结果令人振奋:“全路通”策略全面胜出

经过严谨统计分析,研究得出明确结论:

(1)心血管死亡或新发心梗风险显著降低:完全血运重建组发生率为9.0%,仅处理罪犯血管组为11.5%,风险降低24%;

(2)心血管死亡单独分析:完全血运重建组为3.6%,仅处理罪犯血管组为4.6%,风险降低24%;

(3)全因死亡风险降低:7.2% vs 8.1%,风险降低15%;

(4)新发心梗风险降低:6.0% vs 7.8%,风险降低24%。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在非心血管死亡(比如癌症、感染等)方面无差异,这说明完全血运重建的获益确实来自心血管保护本身,而非偶然因素。

适用范围广泛:谁最可能受益?

研究人员证实,无论患者是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还是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无论年龄大小,都能从完全血运重建策略中获益,这些获益是在规范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他汀、降压药等现代标准治疗基础上获得的“额外红利”。

从“抓主犯”到“一网打尽”的治疗哲学转变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一组数据,其代表着心梗治疗理念的重要转变,从过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升级为对冠状动脉疾病的**系统性、整体性治理。为什么“全路通”效果更好?研究人员解释道,心梗患者的所有严重狭窄血管都是“定时炸弹”。只处理当前罪犯血管,其它狭窄血管可能在短期内引发新的事件,而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相当于为心脏建立了更完整的“血运安全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心梗患者都要盲目追求完全血运重建,决策仍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并由经验丰富的心脏团队评估,但这项研究无疑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依据,对于条件合适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应该成为首选策略。

展望未来,随着精准医疗发展,我们或许能更准确识别哪些患者最能从该策略中获益;但就目前而言,这项研究已经让心梗治疗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救急”延伸到“长治久安”,让更多患者能够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心脏介入治疗正在进入“全血管保护”时代,对于心梗患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疏通手术”,更是一项关乎长期生存的“生命工程”。(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Shamir R Mehta,Denise T W Tiong,Felix Böhm,et al. Complete versus culprit lesion-only revascularisat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ete Revascularisation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5)02170-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