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精神病学》:迄今最大规模研究显示,青少年的精神障碍可以在社交网络中传播

来源:奇点糕 2024-06-09 10:02

这项研究表明了青少年的精神障碍可能能够在社交网络中传播,这种风险是不能用社会经济特征差异、父母的精神障碍或儿童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或者学生群体的精神障碍易感性的随机差异来解释的。

近年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备受关注,在这个时期发生精神障碍会增加成年后持续精神障碍的风险,同时,青少年时期也是建立持久的同伴社交网络的重要时期,是社会支持的一部分,了解同伴效应在青少年精神健康中的作用,能够提供更好的预防和干预“工具”,减轻精神障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在接触有精神障碍的朋友或同龄人时可能会经历精神健康的受损[1,2]。目前,这一领域还缺少可靠的大规模研究。

最近,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杂志上,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3]。

他们对超70万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班同学中有>1人确诊精神障碍与其余人患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加5%有关,这种风险在随访第一年最高,1名同学确诊与风险增加9%有关,>1名与风险增加18%有关。在所有检查的精神障碍中,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饮食障碍的风险最大。

图片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关于精神障碍在社交网络中传播的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研究

研究人群包括1985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间出生的所有芬兰公民,随访开始于他们完成9年级学业当年(大约16岁)的8月1日,结束于诊断为精神障碍、移民、死亡或2019年12月31日。

根据ICD-10的定义,研究涉及的精神障碍包括物质使用障碍(F10-F19)、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F20-F29)、心境障碍(F30-F39)、焦虑障碍(F40-F48)、饮食障碍(F50)以及行为和情绪障碍(F90-F98)。此外,还从内化障碍(F30-F39、F40-F48、F93-F94)和外化障碍(F10-F19、F90-F92)两个类别进行了分析。

在713809名参与者中,女性占比49.6%,随访开始时的中位年龄为16.1岁。在随访开始前,47433人(6.6%)诊断出精神障碍。中位11.4年的随访期内,其余参与者中,167227人(25.1%)被诊断出精神障碍。

图片

随访开始前诊断出精神障碍的参与者的发病率

校正了性别、出生年、班级规模、年级规模、居住地的城市化程度/发病率水平/教育水平/失业人口比例,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收入/精神健康情况后,风险分析结果显示,班级中只有1名同学患精神障碍时,与其余人的精神障碍风险无关,但>1名时,与风险增加5%有关。

但是对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饮食障碍,以及内化障碍类别,只有1名同学患精神障碍也与其余人精神障碍风险增加有关。

图片

同学中已确诊精神障碍的数量与其余人患精神障碍风险的关联

精神障碍的风险并不是随着时间成比例增加的,而是在随访的第一年内最高,第一年内,只有1名同学患精神障碍与其余人精神障碍风险增加9%有关,>1名与风险增加18%有关。

图片

精神障碍的风险随时间的变化

综上,这项研究表明了青少年的精神障碍可能能够在社交网络中传播,这种风险是不能用社会经济特征差异、父母的精神障碍或儿童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或者学生群体的精神障碍易感性的随机差异来解释的。

研究人员列出了几种可能的机制,一种是,群体中存在已经确诊的个体时,可能会提高群体对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和接受度,使得诊断率增加,另外,对于部分精神障碍,例如饮食障碍,可能与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同伴社会影响有关。

研究人员建议,考虑青少年的同伴对早期精神健康的潜在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以大大减轻全社会的精神障碍负担。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这些观察结果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Lee D, Lee B. The role of multilayered peer groups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distributional approach[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20, 125(6): 1513-1558.

[2] Anderson J R, Nandy K, Fuller A K, et al. Effects of Mental Illness Exposure From Parents and Friends o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J]. Psychiatric Annals, 2023, 53(5): 228-235.

[3] Alho J, Gutvilig M, Niemi R, et al. Transmissio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Adolescent Peer Networks[J]. JAMA psychiatry, 20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