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越吃越emo!研究发现,你常吃的食物,会影响大脑,增加焦虑、抑郁风险

来源:医诺维 2024-06-20 09:55

结果表明,高脂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还会影响大脑中的血清素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焦虑样行为。

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Biological Research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High-fat diet,microbiome-gut-brain axis signaling,and anxiety-like behavior in male rat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高脂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还会对大脑背缝核区域产生影响,该区域与压力和焦虑有关,从而增加小鼠焦虑样行为。

图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雄性小鼠进行了九周的高脂饮食喂养方案,并设立了对照组,分析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脑干血清素基因表达以及焦虑相关的反应。

其中,对照饮食含11%脂肪,高脂饮食中含有45%的脂肪,主要由来自动物产品的饱和脂肪组成。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每周收集一次粪便,用于微生物组分析,九周后,对动物进行了行为测试。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体重增加,降低了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HFD增加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丰度,在属级别,对照组的乳酸杆菌属和普氏菌属丰度较高,HFD组Allobaculum、Blautia的丰度较高。

图片

改变肠道菌群多样性、组成

进一步对小鼠大脑分析发现,高脂饮食促进小鼠肥胖,还会影响大脑中的血清素基因表达,增加了大脑背缝核区域tph2、htr1a和slc6a4 mRNA的表达,这三种基因参与神经递质血清素的产生和信号传导,早期研究显示,该亚区域与压力和焦虑相关的行为反应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背内侧背缝核中tph2表达增高与人类的情绪障碍和自杀风险有关。

图片

高脂饮食对背缝核的影响

重要的是,行为测试发现,高脂饮食会在小鼠中诱发焦虑样行为反应。

目前,研究人员仍不清楚肠道紊乱究竟如何改变大脑中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猜测,不健康的肠道菌群会损害肠道内壁,使细菌得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并通过迷走神经与大脑沟通。

研究人员强调,并非所有脂肪都是坏的,鱼、橄榄油、坚果和种子中所含的健康脂肪具有抗炎作用,对大脑有益。

综上,结果表明,高脂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还会影响大脑中的血清素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焦虑样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High fried food consumption impac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due to lipid metabolism disturbance and neuroinflammation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尤其是薯条,与更高的焦虑和抑郁风险密切相关,或使患焦虑症的风险增加12%,使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7%,而且年轻人更为明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