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多发性硬化症的“元凶”现身?科学家揭示EB病毒惊人发现!

  1. 多发性硬化症
  2. 中枢神经系统
  3. EB病毒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8-08 14:09

本文研究揭示了EBV感染如何通过扩张特定的B细胞亚群(T-bet+CXCR3+B细胞)来引发CNS的炎症反应从而可能触发MS的发病过程。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因素的复杂化,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多发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便是其中之一,其是一种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常遭受视力模糊、肢体麻木、行走困难等症状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尽管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其发病机制,但至今仍未完全揭开其神秘面纱。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EBV induces CNS homing of B cells attracting inflammatory T 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EB病毒(EBV,Epstein-Barr virus)或在MS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一发现不仅为MS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还可能为未来的治疗策略带来新的突破。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EBV如何引发MS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探索EBV感染如何导致B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吸引炎症性T细胞,并可能引发MS的发病过程。

在新型人源化小鼠模型中,EBV感染会驱动T细胞浸润到中枢神经系统中

文章中,研究人员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人源化小鼠模型,这些小鼠携带了MS的主要遗传风险因素,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15:01(HLA-DR2b)。通过向这些小鼠体内注入EBV病毒,研究人员模拟了人类感染EBV的过程并观察了病毒在小鼠体内的传播和免疫反应。实验中,他们详细分析了感染后小鼠脑组织和脾脏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特别是B细胞和T细胞的动态变化;同时还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cRNA-seq)对感染后的B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来揭示其在CNS中的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EBV感染会导致T-bet+CXCR3+B细胞显著扩张,并使这些细胞获得进入CNS的能力,这些B细胞不仅能独立迁移到CNS还能吸引激活的T细胞(尤其是CD4+和CD8+T细胞)进入大脑。这些T-bet+CXCR3+B细胞在CNS中主要定位于脑膜下区域和脑实质的血管周围,与MS患者脑组织中的B细胞分布相似。此外,通过使用利妥昔单抗(一种针对CD20的单克隆抗体)耗竭B细胞,研究者们发现,B细胞的减少能降低T细胞在CNS中的浸润,这就进一步证实了B细胞在EBV引发的CNS炎症中的关键作用。

综上,本文研究揭示了EBV感染如何通过扩张特定的B细胞亚群(T-bet+CXCR3+B细胞)来引发CNS的炎症反应从而可能触发MS的发病过程,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MS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开发针对B细胞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比如,通过靶向作用CXCR3或CD20等分子或能有效减少B细胞在CNS中的浸润,从而减轻MS的症状。(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Läderach, F., Piteros, I., Fennell, É. et al. EBV induces CNS homing of B cells attracting inflammatory T cells. 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378-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