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膳食脂肪重塑昼夜节律!加州大学科学家发现,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会影响昼夜节律,是人体生物钟与季节匹配与否的关键
来源:奇点糕 2025-10-25 14:37
在食物更丰富、更容易摄取到脂肪的夏季,PER2磷酸化增加,使机体更适应夏季较长的光照周期。
《科学》杂志发表了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研团队的论文,研究者们发现,饮食中脂肪成分,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会通过影响周期蛋白2(PER2)磷酸化,调节机体的昼夜节律。
简单来说,在食物更丰富、更容易摄取到脂肪的夏季,PER2磷酸化增加,使机体更适应夏季较长的光照周期。
自然真是有它那一套啊。
研究者指出,现代社会中加工食品和人造光源的广泛存在,很可能会增加人体生物钟和环境之间的“季节错位”,加剧了肥胖和睡眠障碍的发生。

周期蛋白(PERIOD)是昼夜节律的主要中介成分之一。此前,研究者们就发现,PER2蛋白662位的丝氨酸的磷酸化,是感知营养线索、调节昼夜节律的关键事件。
在对患有家族性睡眠相位前移综合征患者进行的遗传学分析中,研究者发现,如果将PER2-S662突变为甘氨酸(PER2-S662G),这一位点无法被磷酸化,携带者表现出行为节律提前;反之,如果该位点突变为天冬氨酸(PER-S662D),模拟磷酸化状态,那么就会导致行为节律延迟。
研究者认为,PER2-S662可能是一种通过饮食调节节律适应季节的固定机制。
研究者首先改变了小鼠的光照环境,从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12:12 LD)转向4小时光照/20小时黑暗(4:20 LD)。正常饮食的小鼠节律因此改变,行为节律以每日0.25小时的速度逐渐提前。
但是,高脂饮食(45%热量来自脂肪)的小鼠,节律同步的速度却相对延缓了一半。到实验30天时,这两组小鼠虽然活在同样的光照环境下,但高脂饮食小鼠活动起始时间却出现了约2小时的延迟。反之,如果限制小鼠的热量限制,则会加速小鼠对冬季光照周期变化的适应。
高脂饮食显然限制了小鼠适应更接近冬季的黑夜较长的光照周期。
如果将光照环境调整至20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20:4 LD),模拟夏季光照,小鼠们的表现则与冬季光照变化时相反,高脂饮食会加快小鼠活动节律的延迟,使其更快适应夏季光照周期。
结合此前对PER2-S662磷酸化状态与节律变化之间的发现,不难揣测,脂肪摄入与PER2-S662存在机制上的关联。
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中脂肪酸的种类比例,是决定PER2-S662变化的关键。较低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比例,可增强PER2-S662磷酸化,促进夏季光照节律同步,抑制冬季光照节律同步。
也就是说,一年中,PUFA相较MUFA的可获取性的季节性变化,会影响PER2-S662介导的生物钟变化。可以推测,如果全年都维持着低PUFA的食物,那么可能会使人类长期处于类似夏季的节律状态,并促进能量储存和摄食行为。
反之,补充富含PUFA的食物,或许也有助于向PER2蛋白传递信号,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