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enome Med:抵御肠道感染或能帮助预防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1. 克罗恩病
  2. 基因
  3. 炎性肠病
  4. 疗法
  5. 肠道感染
  6. 靶点

来源:本站原创 2021-11-23 16:24

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特定肠道细胞中的基因或许能保护机体抵御炎性肠病的发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多个基因或许能帮助机体抵御病毒和细菌感染。

2021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遗传学研究已经能够成功识别与多种表型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尽管这些研究在确定因果基因及其突变和功能影响上的成功较为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enome Medicine上题为“Functional scree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enes reveals key epithelial function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特定肠道细胞中的基因或许能保护机体抵御炎性肠病的发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多个基因或许能帮助机体抵御病毒和细菌感染。

IBD候选基因ORFs对HT-29转录组的影响。

图片来源:DOI: 10.1186/s13073-021-00996-7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俗称为炎性肠病,其主要特点为机体慢性的消化系统炎症,文章中,研究人员筛选出了人类消化系统细胞—肠道上皮细胞中与炎性肠病风险相关的145个基因,同时发现其中很多基因能有效帮助肠道上皮细胞来检测细菌或病毒,并能建立适当的防御性反应来控制诸如此类感染;因此,研究人员就能识别出让人类更易于患上慢性肠道炎症的基因,而这或许是被遗传突变所干扰时的炎性肠病的特征。

研究者John D. Rioux博士说道,当前用来治疗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部分疗法都能靶向作用机体免疫系统细胞的功能;本文研究揭示了开发新型疗法的重要性,这些疗法旨在加强消化系统保护炎性肠病患者并让其获益的作用。目前加拿大有超过27万人患有炎性肠病,每年几乎有1万人被确诊为该病,这或许就会导致每年在治疗这种疾病上花费26亿美元;炎性肠病的主要特征为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攻击部分消化系统,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炎性肠病发生背后的具体原因,同时也并没有有效的靶向性疗法治疗这类疾病。

此前所进行的遗传学研究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与炎性肠病发生相关的遗传代码的一些差异,但对于其中大多数而言,他们并没有发现实际的致病基因。研究者Jessy Carol Ntunzwenimana博士说道,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利用这些遗传信息来更好地理解诱发炎性肠病的生物学通路;目前研究人员不得不开发一种新方法来识别可能参与炎性肠病发生的基因,并揭示其背后的生物学功能。

图片来源:https://genome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73-021-00996-7

本文研究结果或有望揭示机体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使得人群机体更易于患上炎性肠病,这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阐明基因组研究如何加速我们对人类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的理解,未来或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人员所进行的在肠道上皮细胞中的功能性筛查基于在适当的细胞背景下表达炎性肠病基因,这或许就会导致与内源性生物学功能相关的细胞转录组学发生变化,这不仅能帮助识别出遗传位点内的可能性致病基因,还能阐明其背后的生物学功能。此外,本文研究结果也揭示了肠道上皮细胞在炎性肠病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其或许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来帮助开发靶向作用上皮细胞功能的新型策略,以及开发针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新型疗法。(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Ntunzwenimana, J.C., Boucher, G., Paquette, J. et al. Functional scree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enes reveals key epithelial functions. Genome Med 13, 181 (2021). doi:10.1186/s13073-021-00996-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