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智慧医疗:新医改的重要实施抓手

  1. 智慧医疗

来源:八点健闻 2019-08-26 12:20

  医疗市场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市场,互联网企业必须与传统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与医保单位紧密合作,才能取得发展。由此,“颠覆医疗”悄然转化为“拥抱医疗”,“互联网医疗”也逐步演进为“智慧医疗”。编者按:什么是智慧医疗?这是当前国内外医疗卫生领域最热门的名词,也是众说纷纭、最难以界定含义的概念。在智慧医疗之前,“互联网医疗”的提法一度大热,2014年更是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元年”。

 

 

医疗市场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市场,互联网企业必须与传统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与医保单位紧密合作,才能取得发展。由此,“颠覆医疗”悄然转化为“拥抱医疗”,“互联网医疗”也逐步演进为“智慧医疗”。

编者按:什么是智慧医疗?这是当前国内外医疗卫生领域最热门的名词,也是众说纷纭、最难以界定含义的概念。

在智慧医疗之前,“互联网医疗”的提法一度大热,2014年更是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元年”。而在互联网医疗之前,“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则是一度风行了十余年的时髦语汇。热门词汇的变迁,折射出中国医改漫长而曲折的进程。

智慧医疗理念在当下的提出,既有丰厚的历史土壤,也有全新的时代因素。它是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大势所趋,在中国则具有鲜明的发展特征。

梳理智慧医疗的历史成因,描述智慧医疗在当前中国的实践,展望智慧医疗的发展前景,于政策制定、产业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健闻智库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飞利浦三方联合,历经两个月余,访谈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近20位专家学者,实地调研了10余个前沿应用案例,共同完成了一项专题报告——《以智慧医疗为医改抓手,建立融合共生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2009年以来新一轮医改的时代特征

2019年,中国新一轮医改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

这轮医改的纲领性文件,是200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决策层明确认识到,以往各自为政,分别在医疗、医保、医药领域单兵突进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采取“三医联动”的方式综合施政,方能闯过医改“深水区”,取得真正成效:在医疗服务端,改革务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鼓励多元办医,促进医疗资源有效配置;在医疗保障端,着眼有效、科学地统筹使用医保基金,确保医保基金发挥最大效益,并实现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在药品供给端,着重形成合理透明的药价形成机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促进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创新。

本轮医改推进过程中,适逢国内国际形势发生全新的变化:在国内,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医药卫生领域的两大新挑战,这使得传统的医药卫生理念必须向更广义的国民健康战略演进;在全球,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席卷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也为医药卫生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

我们看到,中国新一轮医改与前述两大背景交织叠加,呈现出与上一轮医改(1999-2009)迥然不同的诸多特点,它将深刻地改变现实,也将深远地影响未来。

健康中国战略:新医改的纲领目标

本轮医改推进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纲要提出,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由此,“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本轮新医改构成了明确的关联:前者是纲领目标,后者是实施路径;二者分别从战略、战术两个层面,为新时期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勾画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智慧医疗:新医改的重要实施抓手

本轮医改适逢新一轮全球信息技术革命。2015年以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全球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为各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更新动力。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医疗健康领域,全新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持续融入,不仅从技术和资源供给端改变了行业的基础架构,还从业务和运营方式上彻底重塑了医疗健康服务的供需形态。

正是在上述政策、技术与市场因素的多重叠加与推动之下,智慧医疗的理念和实践应运而生。

在理念上,智慧医疗可以定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实践,是传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革命性升级。一方面,智慧医疗将全面提升中国医疗领域的技术能力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在实施以人为本的“健康中国”战略的过程中,智慧医疗将持续发挥重大的作用。

在实践上,当前智慧医疗在中国的核心应用场景包含三类:1)覆盖医疗机构内部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2)连接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体系;3)医疗影像AI辅助诊断、医疗机器人与AI辅助临床医疗决策体系。

综上所述,在战术层面,智慧医疗是“三医联动”改革的核心内容,它既是医改的重要实施路径,也是检验改革是否具有成效的重要指针;在战略层面,智慧医疗最集中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医疗健康理念,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高度契合。

从颠覆医疗到拥抱医疗,融合共生是必由之路

在智慧医疗理念提出之前,中国早在1999年即已开始倡导医疗信息化建设。早年,医疗信息化旨在建立完善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时至2009年,中央政策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医疗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应用,旨在实现医疗资源下沉的改革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改革自上而下推进,主要在公立医院体系之内展开,成效并不显着。

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元年”。这一年,大批医院体系之外的市场主体开始“杀入”医疗市场,它们以互联网巨头和初创企业为主,从传统医疗市场的各个环节和场景切入:预约挂号、电子支付、在线问诊、网上售药、医疗科普、职业再教育等领域均有涉猎。它们一度喊出“颠覆医疗”的口号,被视为医疗健康市场的“野蛮人”。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前后,第一轮互联网医疗泡沫即已宣告破灭。这既有资本市场降温的直接因素,也有产业层面的更深原因。

倒下的“野蛮人”们开始意识到,医疗市场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市场,互联网企业必须与传统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与医保单位紧密合作,才能取得发展。

由此,“颠覆医疗”悄然转化为“拥抱医疗”,“互联网医疗”也逐步演进为“智慧医疗”。

我们认为,智慧医疗在技术、机制两个层面突破了互联网医疗的局限:在技术上,智慧医疗充分运用了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传感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远远超越了传统互联网的范畴;在机制上,智慧医疗强调以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医疗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实现融合发展,而非替代和颠覆。

当前,在如火如荼的医改进程中,中国政府出台的众多举措已经鲜明地体现出智慧医疗的政策导向。医疗与信息产业之间,传统医疗体系内外,也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融合趋势。

尽管智慧医疗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痛点和亟待突破的障碍,但我们深信,以智慧医疗作为医改的实施抓手,建立融合共生的新型医疗生态体系,中国有能力亦有潜力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战略。(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