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视网膜年龄差距或可预测寿命长短

  1. 视网膜

来源:生物探索 2022-02-03 09:33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殊不知还可以通过眼睛洞悉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死亡风险。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但是最近发表在眼科领域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BJO; IF=4.638,JCR分区Q1)上,题为“Retinal age gap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mort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殊不知还可以通过眼睛洞悉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死亡风险。

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但是最近发表在眼科领域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BJO; IF=4.638,JCR分区Q1)上,题为“Retinal age gap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mortality risk”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借助深度学习和计算机,发现一个人的视网膜年龄差距或可预测其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表明,一个人视网膜的生物学年龄与其真实年龄之间的差距与死亡风险具有显着相关性,视网膜年龄差距每增加一年,人的全因死亡风险就会增加2%,心血管疾病以外的死亡风险增加3%。研究人员称,这意味着视网膜年龄差距可能是人体衰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因而可以将其用作筛查工具,以对人的预期寿命、死亡风险进行预测。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人的患病和死亡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是这些风险在同龄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为每个人的衰老速度不同,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能代表健康状况。因而,了解每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才能准确衡量个人健康状况。

由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视网膜中的微血管网络可能是衡量身体循环系统和大脑健康状况的可信指标,因此研究人员调取了英国生物样本库4.7万名成年人近8万张眼底图像,并通过其自主开发的深度学习(DL)模型,对收集到的眼底图像进行分析,以预测视网膜的“生物学年龄”。在此基础上,分析视网膜年龄差距(视网膜的生物学年龄与真实年龄之间的差距)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他们首先使用深度学习模型(DL)对1.1万人的眼底图像进行检测,以验证深度学习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视网膜年龄和实际年龄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整体准确度在3.5年内。然后在11年的随访过程中,定期检测评估其余约3.6万名参与者的视网膜年龄差距,并分析与其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显示,除心血管疾病或癌症外,视网膜年龄差距越大,死亡风险就越大,整体相关性在49-67%。在调整了其他因素之后,视网膜年龄差距每增加1年,全因死亡风险将增加2%。

因此,研究表明,视网膜年龄差距可能是人体衰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视网膜图像具有作为健康风险分层和提供量身定制干预措施筛查工具的潜力。(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