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早期胰腺癌分子诊断专家共识
来源:早筛网 2023-12-27 14:04
2023年12月25日,第五届癌症代谢与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顺利召开。

致辞
本届大会开幕式,由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院士主持。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转化医学协会执行顾问委员、大连理工大学肖桂山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润生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中心王红阳院士,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产业发展处喻艳飞女士为大会分别发表了重要致辞,强调了在癌症领域的研究和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对早期癌症诊断的持续关注。




陈润生院士


共识发布仪式
随后,与会代表们聚焦在本次的共识发布仪式上,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下,肖桂山院士、陈润生院士、林东昕院士、田捷院士、吕志民院士、郭晓钟教授、郭俊超教授、张太平教授、张志刚教授、陈锦飞教授、郑健教授、杨蓉西教授上台,正式发布《早期胰腺癌分子诊断专家共识(2023 武汉)》。


肖桂山院士对《早期胰腺癌分子诊断专家共识(2023 武汉)》进行了介绍。他指出,胰腺癌因其早期难以发现、快速转移和治疗难度大的特性,其死亡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居高不下。肖院士强调,尽管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有的诊疗指南缺乏分子诊断的内容。肖院士进一步阐述了分子诊断在早期胰腺癌检测中的重要性。他提到,结合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先进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空间病理多组学诊断以及结合社交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胰腺癌早期的诊断准确率。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早期胰腺癌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共识制定专家组成员
(按姓名拼音顺序)
陈锦飞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陈润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郭俊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郭晓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院
金钢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李宏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院
李茂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刘旭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院
吕志民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饶建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尚 东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田 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田艳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红阳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
王建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肖桂山 大连理工大学
杨蓉西 南京医科大学
邹多武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
张太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张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共识摘要
这份共识代表了国际学术界对于早期胰腺癌分子诊断领域的共同认可和突破,将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更早期、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未来的胰腺癌诊断将结合miRNA分子检测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影像学和深度学习,挖掘微小的组织变化,实现早期诊断。随着高通量测序的进展,利用AI算法分析miRNA数据,结合患者信息,构建高效模型,实现精准诊断。miRNA分子检测与AI相结合具有高效和无创的优势,在胰腺癌的各个阶段都有潜在价值,但仍需解决数据标准化、模型构建和生物学解释等挑战。未来,液体活检技术与AI结合将可能能带来更多突破。专家们期待这一共识的推广和实际应用,能够造福更多患者。
主题演讲
在此次重要的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学者和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主题演讲,由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转化医学协会执行顾问委员、大连理工大学肖桂山院士进行主持,学术分享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邬堂春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林东昕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院士,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院郭晓钟教授,演讲涵盖多个领域,为癌症诊断和治疗提供全球性的视野和前沿科研动态。





参考资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