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irculation:新研究发现极热或极冷的温度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1. 心血管疾病
  2. 心脏病
  3. 心力衰竭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2-12-26 10:12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暴露在极热或极冷的温度下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它对全球40年来的3200多万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分析显示,与气候较为温和的日子相比,在温度最高或最低的日子里,死亡人数更多。相关研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暴露在极热或极冷的温度下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它对全球40年来的3200多万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分析显示,与气候较为温和的日子相比,在温度最高或最低的日子里,死亡人数更多。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12月12日在线发表在Circulation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Extreme Temperatures and Cardiovascular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Results From 27 Countries”。

论文共同作者、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MSOM)和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UMMC)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员Haitham Khraishah博士说,“这强调了迫切需要制定措施,以帮助我们的社会减轻气候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在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中,心力衰竭患者最有可能受到极冷和极热天气的负面影响,与特定城市的最佳温度日相比,他们在极热天的死亡风险高出12%。极度寒冷使心力衰竭的死亡风险增加37%。

这些研究结果是基于对1979年至2019年间发生在5大洲27个国家567个城市的3200多万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健康数据的分析。极端天气的定义因城市而异。

这些作者发现,对于每1000例心血管疾病死亡,极端炎热的日子(在巴尔的摩超过30°C)导致了2.2例额外死亡;极端寒冷的日子(在巴尔的摩低于-6.5°C)导致9.1例额外死亡。

在各种类型的心脏病中,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额外死亡人数最多(在极热天额外死亡2.6人,在极冷天额外死亡12.8人)。

Khraishah博士说,“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温度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更明显,但可能是由于心力衰竭作为一种渐进性的疾病。四分之一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出院后30天内再次入院,只有20%的心力衰竭患者在确诊后存活了10年。”

人们已经发现,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夏季更热,冬季更冷。2021年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北极变暖引起的事件变化导致极地漩涡的破坏,造成北半球的极端寒冷期(Science, 2021, doi:10.1126/science.abi9167)。

这张图表显示了567个国家的温度百分位和死于心脏病的相对风险。图片来自Circulation, 2022,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2.061832。

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Barrak Alahmad博士和Khraishah博士在过去四年中领导了一项努力,与来自全球35个机构的同事们一起为这项新的研究建立了心脏病死亡率数据库。该团队开发并扩大了心脏病死亡率数据库,作为多国多城市合作研究网络(Multi-Country Multi-Cit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的一部分。该研究网络是一个由流行病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气候科学家组成的联盟,研究气候和相关环境压力因素对死亡率的健康影响。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医疗事务副校长Mark T. Gladwin博士说,“这项新的研究从有史以来最大的多国数据集之一提供了极端温度和心脏病死亡率之间无可争议的联系。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以了解更多关于使得一些人群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健康差异和遗传倾向的作用。”据Khraishah博士的说法,此类问题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解决。

这项新研究的一些局限性包括南亚、中东和非洲的数据代表性不足。可能是由于这种数据的缺乏,极端高温的影响比最初测量的要大。

该团队考虑到了湿度和空气污染物,它们可能是造成极端温度地区额外死亡的原因。他们还控制了温度对人类健康的延迟影响(滞后效应)和气候带。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主任Stephen N. Davis说,“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呼吁人们将气候变化视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强调有必要将它作为健康差异的一个潜在原因进行调查。”(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Barrak Alahmad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Extreme Temperatures and Cardiovascular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Results From 27 Countries. Circulation, 2022,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2.06183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