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琥珀酸感知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

来源:生物物理所 2024-05-24 11:34

该研究克服了SUCR1配体结合力低及复合物组装困难等难题,使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琥珀酸结合SUCR1-Gq以及顺式环氧琥珀酸结合SUCR1-Gi复合物的结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activation and G-protein coupling selectivity of human succinate receptor SUCR1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琥珀酸激活人源琥珀酸受体SUCR1的结构基础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琥珀酸受体SUCR1属于class A亚家族的GPCR受体,被三羧酸循环中间体-琥珀酸激活,在线粒体活性氧的稳态调节中具有关键作用。SUCR1是溃疡性结肠炎、肝纤维化、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潜在的治疗靶点。当前,由于缺乏人源琥珀酸受体SUCR1结构信息,SUCR1对琥珀酸的感知、受体激活及信号转导等机制仍然未知,这限制了琥珀酸受体的功能研究及相关的药物研发工作。

该研究克服了SUCR1配体结合力低及复合物组装困难等难题,使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琥珀酸结合SUCR1-Gq以及顺式环氧琥珀酸结合SUCR1-Gi复合物的结构。研究发现,细胞外环2(ECL2)和氨基酸残基R993.29在SUCR1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ECL2的精确定位是形成功能性激动剂结合位点所必需的。氨基酸残基R993.29与激动剂之间的极性相互作用诱导跨膜螺旋3移动,并导致信号从胞外结构域传递到胞内结构域,触发SUCR1活化。此外,SUCR1-Gq和SUCR1-Gi的结构比对揭示了Gi和Gq的α5-螺旋在SUCR1细胞内腔中朝向不同,致使SUCR1与Gq和Gi蛋白之间形成不同的相互作用条形码,这解释了SUCR1与下游G蛋白识别选择性的机制。这些结构揭示了SUCR1的分子激活机制和G蛋白选择性机制,将推进针对短链脂肪酸受体的化学感知和药物候选分子的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

琥珀酸受体的分子激活和G蛋白选择性机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