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揭示戊肝病毒诱导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2-08-23 11:54

来自德国鲁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在病毒的复制循环过程中哪些因素对于该过程非常重要,同时还揭示了这些因素如何维持病毒的感染。

每年都会有300多万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截止到目前为止治疗这类感染并没有有效的疗法,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A ribavirin-induced ORF2 single-nucleotide variant produces defective hepatitis E virus particles with immune decoy func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鲁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在病毒的复制循环过程中哪些因素对于该过程非常重要,同时还揭示了这些因素如何维持病毒的感染。

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病毒的多种突变形式,并发现了可能会让病毒诱骗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的改变。抗体是抵御机体病毒感染的重要防御性机制,其主要能与病毒表面的特异性蛋白结合并使其变得无害,但是病毒会衍生出多种策略来躲避这种中和作用,在戊肝感染期间,随机突变通常会产生病毒突变体并在感染者体内共存,许多长期慢性感染的患者接受抗病毒制剂利巴韦林甚至会增加诸如此类病毒的产生。

随后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深入分析了利巴韦林治疗的慢性感染患者样本中的8个衣壳蛋白突变体,研究人员想知道是否这种遗传突变会给病毒带来好处或是坏处?以及其是否会影响病毒复制或其感染性?研究者Toni Luise Meister说道,尽管7个所调查的突变体的行为都与野生型病毒完全一样,但我们在一个突变体中发现了差异,这种突变会影响衣壳蛋白的结构,其对于病毒颗粒的包装非常重要。

揭示戊肝病毒诱导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

图片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DOI: 10.1073/pnas.2202653119

携带这种突变的病毒往往会组装不正确,或许要比野生型病毒小,而且衣壳蛋白也并不会在细胞中积累,这些颗粒并不具有感染性,但却能被免疫系统中的抗体正确识别和结合。这或许就是病毒的一种优势,这些有缺陷的病毒颗粒或许有可能会抓住抗体,这样就不再有足够的抗体来中和正确组装的感染性病毒颗粒了。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7万人死于这种疾病,自1955-1956年第一次有记录的流行病学爆发后,50多年过去了,研究人员才开始对这一肝炎病毒进行深入研究。

在免疫系统完整的个体中,急性感染通常会自行痊愈,在免疫系统功能减少或被抑制的患者中,诸如器官移植受体或HIV感染的患者,戊型肝炎病毒通常会引起慢性感染,同时其也是威胁孕妇的一种病原体。综上,本文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机体循环的戊肝病毒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并能帮助指导科学家们未来个体化抗病毒疗法的开发。(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Toni Luise Meister,Yannick Brüggemann,Maximilian K. Nocke, et al. A ribavirin-induced ORF2 single-nucleotide variant produces defective hepatitis E virus particles with immune decoy fun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DOI: 10.1073/pnas.220265311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