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植入支架!血管闭塞患者有了新选择
来源:上海长征医院 2025-07-09 08:05
“连接压力泵!逐级加压……”
“成功!复查造影血流通畅!”
近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介入导管室,血管外科主任曲乐丰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新型国产外周约束型药物球囊扩张术,实现了开通血管和不放支架兼得。一场历时45分钟的手术,让72岁的张先生摆脱了10年下肢血管闭塞的痛苦。
十年煎熬:从能走百米到寸步难行
72岁的张先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老病号”。十年间,他的步行距离从几百米缩短至几十米,双腿发凉、胀痛如影随形。辗转多家医院寻求治疗,长期服药和步行锻炼尝试均未能有效改善他的病情,而“植入支架”的建议更让他心生抗拒:“腿上放支架,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几经周折,苦不堪言的张先生一家来到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曲乐丰教授一边安抚张先生及家属情绪,一边组织治疗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影像学检查显示其下肢血管存在多段严重闭塞,传统支架植入虽能解决问题,但患者强烈的抗拒心理让团队不得不另辟蹊径。
技术破局:国产球囊实现“无支架修复”
经过与张先生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曲乐丰主任为张先生制定了个体化开通下肢血管的手术方案,并选择新型国产外周约束型药物球囊扩张、开通闭塞血管。
传统球囊扩张术存在明显缺陷:扩张时易因受力不均导致血管撕裂,最终仍需植入支架“补救”。而长征医院采用的国产新型外周约束型药物球囊,通过镍钛金属丝结构,在加压时形成均匀的“枕部与减压槽”,既能精准扩开病变血管,又避免不可控的血管损伤。
更关键的是,球囊表面涂覆的药物可长效抑制血管再狭窄。“相当于用一次操作完成‘物理扩张+药物干预’双重目标,既减少创伤,又降低二次手术风险。”曲乐丰教授解释。这一设计不仅将手术时间压缩至45分钟,术后6小时患者即可下床活动,且无需终身携带异物,极大减轻了心理负担。
手术现场:45分钟改写患者命运
手术当日,曲乐丰教授、金杰主治医师在局部麻醉下经患者右侧股动脉建立通路,将球囊精准送至闭塞血管段。随着压力泵逐级加压,造影显示血流迅速恢复,全程未植入一枚支架。术后次日,张先生双腿已恢复温暖,行走无痛。“现在能一口气走几百米,像年轻了十岁!”他感慨道。
据悉,这是我国首款外周约束型药物球囊,其临床效果媲美国际同类产品,但成本降低约30%。曲乐丰教授表示:“国产器械正从‘跟跑’转向‘领跑’,未来更多患者将受益于微创、经济且长效的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