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来源:奇点糕 2025-05-09 16:15

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GBD 2021报告,2021年,全球有43%的人口遭受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相应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自1990年来增加了18%。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已经从传染病和新生儿疾病转向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中中风造成的威胁名列前茅,其次是痴呆和头痛。

为了解中国神经系统疾病负担的详细情况,首都医科大学郝峻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团队根据GBD 2021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21年我国神经系统疾病病例估算为4.68亿例,占中国总人口近1/3,人口老龄化是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东部发达省份与西部欠发达省份的疾病负担存在显著差异,亟需针对性策略。

本研究所指的神经系统疾病定义为主要由神经科医生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病症,因此并不包括儿科的神经发育障碍、新生儿疾病、全身性疾病和损伤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特定区域流行病原体导致的传染病。

根据数据估算,2021年,我国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病例为4.6829亿例,占中国人口的32.91%,占全因总患病率的34.35%;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328万,占全因死亡总数的28.04%;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DALY为7810万人年,占全因DALY总数的19.41%。以上数据中,由非传染性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负担占比99%以上。

在所有的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五种是紧张型头痛、偏头痛、缺血性中风、阿尔茨海默病(AD)和其他痴呆症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五种致死病因为脑出血、缺血性中风、AD和其他痴呆症、PD、蛛网膜下腔出血;DALY则为脑出血、缺血性中风、AD和其他痴呆症、偏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广泛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头痛是各年龄段最常见的,女性患病率显著更高;缺血性中风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大幅增加,在70-74岁时达到峰值,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AD和PD患病率急剧增加,前者女性较多,后者男性较多。

从1990年-2021年,大多数非传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和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显著增加,PD、AD和其他痴呆、缺血性中风的患病率增加至3倍以上,多发性硬化(MS)、脑癌中枢神经系统癌症患病率也显著增加。

不过,尽管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病率有所增加,但这两种情况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都大幅度下降。脑膜炎、脑炎、破伤风这三种传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显著下降了。

人口增长是所有神经系统疾病DALY增加的原因,人口老龄化导致了AD和其他痴呆、PD、缺血性中风、脑出血等疾病DALY的增加。

此外,研究者还依照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分类对不同地区的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进行了分析。有7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年龄标准化DALY在各省之间差异超过5倍,包括破伤风、脑出血、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运动神经元病、特发性癫痫。头痛、AD和其他痴呆、PD在各省之间差异较小。

研究者尤其注意到,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大多数地区神经健康的主要凶手。中国神经系统疾病DALY中68%由中风导致,远高于全球(42.2%)及欧盟(35%)、印度(37.9%)的报告水平。

研究者认为,这一方面由人口老龄化导致,一方面我国的中风医疗护理仍未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的中风负担地区差异仍然很大,作为主要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治疗率(34.6%)和控制率(12%)较低,这突出了加强风险因素干预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