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淋巴结中单核细胞来源的S1P水平可调节免疫反应

  1. S1P
  2. T细胞
  3. 单核细胞
  4. 多发性硬化症
  5. 淋巴结
  6. 芬戈里莫德

来源:本站原创 2021-03-08 13:37

2021年3月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兰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免疫反应开始时,一种已知的分子会动员免疫细胞进入血液,在那里它们靶向感染部位并迅速转移位置。他们说,这间接地放大了对外来微生物或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3月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onocyte-der

2021年3月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兰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免疫反应开始时,一种已知的分子会动员免疫细胞进入血液,在那里它们靶向感染部位并迅速转移位置。他们说,这间接地放大了对外来微生物或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3月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onocyte-derived S1P in the lymph node regulates immune responses”。


图片来自CC0 Public Domain。

过去的研究已表明,免疫系统会调节磷酸鞘氨醇1号(S1P)分子的浓度,以吸引细胞到合适的位置。科学家们说,靶细胞表面有对这种分子水平敏感的蛋白,使得它们能够跟随这种分子的“踪迹”。例如,S1P浓度梯度可以引导免疫T细胞停留在淋巴结,或者移动到血管中。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首次在小鼠实验中发现,随着免疫反应的增加,淋巴结中的S1P水平会增加。免疫细胞的这种激活会导致炎症、肿胀和/或靶细胞死亡。

过去的研究工作已表明,S1P是由附着在淋巴结上的细胞产生的,而这项新的研究发现,当小鼠被病毒感染时,称为单核细胞的循环免疫细胞也会产生它。这些作者说,这反过来可能会影响T细胞的迁移,其中T细胞是一类白细胞,在感染时会迅速增殖。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当S1P水平上升时,T细胞离开小鼠淋巴结的速度不到一半,而当S1P水平没有飙升时,大部分未成熟的细胞离开淋巴结。

论文第一作者、纽约大学兰朗格尼医学中心博士后研究员Audrey Baeyens博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S1P在协调免疫防御以应对感染和炎症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提高了控制S1P水平以根据需要提高或降低身体的免疫反应的可能性。”

此外,这些作者还发现,当S1P在淋巴结中的水平上升时,它会发出信号,让T细胞留在淋巴结中。这种“被困”的T细胞在淋巴结中成熟并全副武装的时间较长,杀伤性也会增加。这些成熟的T细胞可以攻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者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部分的健康细胞。

事实上,阻断S1P的药物会阻止免疫细胞离开淋巴结,可用于抑制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和多发性硬化症有关的不必要的自身免疫性炎症。芬戈里莫德(Gilenya)是少数被批准的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之一。

这些作者表示,他们的发现也可能解释为什么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在停止芬戈里莫德治疗后会立即经历严重的疾病复发,这是因为长期保持在淋巴结中的T细胞随后被释放出来攻击身体的神经,这是这种疾病的一个关键特征。

论文通讯作者、纽约大学兰朗格尼医学中心高级研究员Susan Schwab博士说,“鉴于我们对S1P抑制有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致力于为这类药物寻找新的用途,也许可以通过操纵T细胞在淋巴结中停留的时间。”

在这项研究中,这些作者在经过培育存在多发性硬化症症状的小鼠中测量了S1P水平,其中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涉及大脑和脊柱的严重炎症的疾病。他们还在暴露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小鼠中测量了S1P水平,以模拟感染时发生的炎症。

Schwab说,他的团队下一步计划研究不同的S1P水平如何影响T细胞的成熟,以及这些不同的成熟时间如何加强或削弱对感染的整体免疫反应。(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1.Audrey Baeyens et al. Monocyte-derived S1P in the lymph node regulates immune responses. Nature, 2021, doi:10.1038/s41586-021-03227-6.

2.Study reveals details of immune defense guidance syste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3-reveals-immune-defense-guidance.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