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加班工作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5-16 08:45
这项研究突显了将过度工作作为职业健康问题加以解决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制定能减少过工作时长的职场政策的必要性。
我国劳动法规定,标准的工作时长是每周 40 小时(每天 8 小时,每周工作 5 天),每周不得超过 44 小时。但实际上,有不少工作需要额外加班,例如有些互联网公司曾倡导 996 工作制(每周工作 72 小时),
工作时间过长(例如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52 小时,即超出标准工作时长的 30%)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升高有关。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每年因过度工作而死亡的人数超过 80 万。然而,尽管过度工作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已得到相当程度的理解,但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和解剖学变化却尚未明晰。
近日,韩国延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为:Overwork and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a pilot study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显示,工作时间过长(每周工作时间≥52小时)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尤其是与情绪调节和执行功能相关的区域,从而影响工作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过度工作可能会引发神经适应性变化,从而影响认知和情绪健康。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采用脑部结构体积分析的方法,对每周工作 52 小时及以上的医护人员因过度工作而对特定脑区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研究团队利用了一项职业队列研究 GROCS 的数据以及为一项关于工作条件对大脑结构影响的研究项目所进行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的数据。GROCS 研究的参与者被要求再接受一次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最终分析纳入了 110 人,排除了数据缺失或 MRI 图像质量不佳的人员。其中大多数参与者为临床医生:32 人每周工作时间过长(占 28%);78 人工作标准时长。相比工作标准时长的人,每周工作时间长的人明显更年轻,进入职场时间更短,受教育程度也更高。
研究团队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VBM)——一种神经影像学技术,用于识别和比较灰质水平的区域差异——以及基于图谱的分析(该方法使用预先定义的参考来识别和标注诸如脑部扫描图像中的结构)来评估大脑体积的差异。
对研究结果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每周工作 52 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在与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相关的大脑区域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与每周工作标准时长的参与者不同。例如,基于图谱的分析显示,与工作标准时长的人相比,工作时间过长的人的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体积增加了 19%,大脑的这一部分在多种认知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额叶,它参与注意力、工作记忆和语言相关处理。VBM 分析显示,在 17 个区域出现了峰值增长,其中包括参与注意力、规划和决策的额中回、额上回以及岛叶。岛叶在整合来自身体的感觉、运动和自主反馈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参与情绪处理、自我意识以及理解社会情境。
基于图谱的体积提取和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的处理流程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VBM)分析结果表明,过度工作者脑区的峰值 VBM 值显著高于非过度工作者
这项小型的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无法得出关于因果关系的确切结论,由于缺乏长期数据,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大脑结构变化是过度工作导致的结果,还是过度工作的诱发因素。但这些结果代表了理解过度工作与大脑健康之间关系的有意义的第一步。
研究团队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度工作的人群中观察到的大脑体积增加可能反映了对长期职业压力的神经适应性反应,尽管确切机制仍属推测。观察到的大脑体积变化可能为过度工作者经常报告的认知和情绪挑战提供了生物学基础。未来有必要开展纵向和多模态神经影像学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并阐明其潜在机制。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突显了将过度工作作为职业健康问题加以解决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制定能减少过工作时长的职场政策的必要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