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肿瘤学年鉴》:ctDNA消失,癌可能还在!欧洲肿瘤研究所发现,ctDNA清除率不能准确识别pCR患者

来源:奇点糕 2025-04-16 10:52

这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发现,虽然ctDNA清除率在预测pCR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由于特异性较低,因此,无法准确地预测pCR。

近年来,新辅助免疫治疗正在改变非转移性可切除实体瘤患者的治疗格局。比如,在一些临床试验中,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达到完全病理缓解(pCR)的实体瘤患者甚至可以考虑不做后续手术。因此,找到可以预测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能否实现pCR的生物标志物,对患者后续治疗调整非常重要。

既往有研究显示,循环肿瘤DNA(ctDNA,可以评估治疗期间肿瘤负荷)清除率可以作为预测新辅助免疫治疗后患者能否达到pCR的一个潜在指标,但其临床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

近期,意大利米兰欧洲肿瘤研究所Giuseppe Curigliano团队就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主要评估了ctDNA清除率在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实体肿瘤患者中能否作为预测pCR的有效指标。

结果显示,在分析了13项研究,共380名实体瘤患者(有基线ctDNA检测结果)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新辅助免疫治疗后,一共有38%的患者达到了pCR,有73%的患者达到了ctDNA清除。虽然整体上,ctDNA清除率预测pCR的敏感性很高(0.98),但是特异性却很差(0.53)。

而且较差的阳性似然比(PLR)和优异的阴性似然比(NLR)也进一步证实,ctDNA清除率并不能准确识别出达到pCR的患者,但ctDNA未清除率却可以用来排除不太可能达到pCR的患者。提示,临床医生不要简单地以ctDNA清除率作为指导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续决策的关键依据。

研究发表在Annals of Oncology上[1]。

研究最初从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以及多个肿瘤学会年会中检索了2512篇相关研究和摘要。最终有13篇符合要求的研究被纳入了此次分析。这些研究包括了380例有基线ctDNA数据的患者,共涉及6个癌种,其中4项研究是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单药治疗方案,其余9项研究是ICI与化疗或靶向治疗联合的方案。

13项研究具体信息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ctDNA清除(从基线的可测到新辅助免疫治疗后不可测)率预测pCR的能力,其中ctDNA清除率的敏感性、特异性、PLR(用来衡量一个指标在确认某个疾病或条件时的能力,数值越大,阳性结果越可靠,代表预测阳性结果能力效果越好)和NLR(用来衡量一个指标在排除某个疾病或条件时的能力,数值越小,代表预测阴性结果能力效果越好)作为评估其预测能力的评价指标。

结果显示,在380例患者中,有144例(38%)在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达到了pCR,有262例(73%)实现了ctDNA清除。整体上,ctDNA清除率预测pCR的合并敏感性估计为0.98,合并特异性只有0.53。较低的特异性也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实现pCR的患者也出现了ctDNA清除,提示,ctDNA清除率预测pCR的能力有限。

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而在PLR和NLR数值上,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ctDNA清除率的合并PLR为2.09(数值<5,代表预测能力不好),NLR为0.04(意味着阴性结果可靠,即ctDNA未清除的患者大多没有达到pCR)。这一结果再次证实,ctDNA清除率在预测pCR方面的能力有限,而ctDNA未清除率却能识别出不太可能达到pCR的患者。

PLR和NLR结果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ctDNA清除率在不同研究中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异质性(p值均<0.0001),这可能与研究设计,ctDNA检测方法,患者肿瘤类型,以及治疗方案不同有关。

总之,这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发现,虽然ctDNA清除率在预测pCR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由于特异性较低,因此,无法准确地预测pCR。但ctDNA未清除率却可以作为有效排除pCR的生物标志物。基于以上结果,本文作者认为,ctDNA清除率预测pCR的准确性还有待提升,目前,临床医生不应仅依赖ctDNA清除率来为新辅助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