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跨膜传输脱水合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生态中心 2021-09-01 08:4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团队,与耶鲁大学教授Menachem Elimelech研究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合作,在水合离子跨膜传输脱水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Dehydration during Ion Tr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团队,与耶鲁大学教授Menachem Elimelech研究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合作,在水合离子跨膜传输脱水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Dehydration during Ion Transport in Polymeric Nano channel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纳米通道内水合离子的传输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系统和膜分离应用中。阐明水合离子在限域传输过程中与膜孔之间的结构匹配机制,对于提高离子选择性,优化膜分离效率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原位表征技术,人们对于水合离子在纳米通道传输过程中的动态结构转化机制知之甚少,阻碍了离子限域传输和分离的原理认知和技术进步。
研究团队将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与微流控过滤装置耦合,首次实现了水合离子跨膜传输过程中脱水合现象的原位观测。结果表明,水合钠离子(H2O)nNa+(n=1~6)在体相溶液中水合数分布呈现以(H2O)3Na+为优势形态的类正态分布。当溶液pH提高时,电荷屏蔽效应将导致(H2O)nNa+水合分布向小水合方向偏移,优势形态转变为(H2O) Na+。而经过聚酰胺钠滤膜NF 90截留,水合数大于2的水合钠离子比例显着下降,(H2O) Na+及(H2O)2Na+成为优势形态,平均水合数从3.03减少至1.86(图1),研究首次从实验角度证实了孔道尺寸效应所引起的水合离子脱水合现象。
研究团队选取不同孔径大小的聚酰胺滤膜对水合钠离子进行截留,进一步验证了孔径大小与水合离子尺寸之间的匹配关系。当滤膜孔径大于水合离子时,水合离子跨膜后比例随水合数增加而下降,(H2O) Na+成为优势形态。这是由于在非限域传输过程中,水合数较少的水合离子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导致其在跨膜后比例较高。当滤膜孔径小于水合离子时,由于孔径的限制,较大的水合离子将发生脱水合,部分脱除结合水。实验观测到在限域纳米孔道内,水合数小于3的水合离子才能发生跨膜传输,对于水合钾离子和水合锂离子也观测到一致的传输规律。此外,研究还发现,膜孔内部的离子化羧基与脱水合离子之间具有较强的粘性效应,这种源自静电相互作用的粘性力会阻碍部分脱水合离子在孔道内部的传输(图2)。
该研究在离子分离、生物传感和电池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支持。(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