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梨”型曲线更健康」研究证实:腰臀比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最强,腰臀比越小,死亡风险越低!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4-05-11 10:05

与BMI相比,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最强、最稳健和一致,是唯一不受BMI影响的测量指标。作为肥胖测量指标,与其关注BMI,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WHR!

在这个社交媒体横行的时代,满屏的“完美身材”让人目不暇接,无形中给每个人的心头压上了一块名为“标准”的石头。

在沙漏型、倒三角型、梨型、苹果型、H型等身材类型中,梨型身材有着“S码上半身+XL码下半身”的特征,这带给了每一个“梨”心中深深的痛。

随着大伙儿对健康以及好身材的追求,健身操、减脂餐和各类专业名词例如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率等已经为我们所熟悉,这其中,BMI是公认的最易于获取的肥胖判断指标,但相同BMI个体间存在体成分和脂肪分布的差异,且目前关于最低死亡风险对应的BMI值仍存在争议。

因此,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JAMA Netw Open上发表了题为“Surrogate Adiposity Markers and Mortality”的研究论文,通过来自英国生物库的387672名英国成年参与者组成的队列研究,来评估究竟1. BMI:体重(kg)与身高(m)的平方的比率;2. 脂肪质量指数:FMI,脂肪质量(kg)与身高(m)之间的比率;3. 腰臀比:WHR,腰臀围比值,哪一个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最强且最一致。

图片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了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数据,涵盖了2006-2022年间来自英国22个临床评估中心的387,672名参与者。所有参与者被分为发现队列(n=337,078)和验证队列(n=50,594),后者包含25,297例死亡案例和25,297例对照。

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的表型数据(如年龄、性别、BMI、FMI、WHR等),并提取了与BMI、FMI和WHR相关的遗传变异信息,用于构建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s, PRS),接着通过观察性分析和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分析,评估了三个肥胖指标与死亡率的关联强度和一致性。

别让BMI独领风骚,WHR才是幕后大佬

研究结果显示,BMI和脂肪质量指数(FMI)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呈J型曲线,其最低值分别为BMI 24.9和FMI 6.15,而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单调递增关系。

这意味着当BMI或脂肪质量指数(FMI)过低或过高时,死亡风险都会增加,而中等范围的BMI和脂肪质量指数(FMI)与最低的死亡风险相关联。而腰臀比(WHR)则随着数值的增大,死亡风险也随之增大,这也意味着臀部偏胖的梨形身材死亡风险或更低。

相似的结论在我们往期推送中也有提到(),这篇推文提到大腿围增加5cm与总死亡率降低18%有关,而臀围增加10cm也致死亡风险下降10%。可见,腿粗腰细的“梨形身材”才是最宝藏的身材啊!

该研究的分析还显示,所有肥胖指标与癌症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正相关。而BMI和脂肪质量指数(FMI)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死因导致的死亡率呈J型相关。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死亡率,BMI和FMI的最低死亡率分别为26.0和7.43。对于其他死亡类别,BMI和FMI的最低点分别为25.5和6.55。与之相反,腰臀比(WHR)则与死因特异性死亡率呈单调递增关系。

图片 图1:英国生物库387672名参与者的体重指数(BMI)、脂肪质量指数(FMI)和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此外,研究也进一步比较了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强度。由于BMI和脂肪质量指数(FMI)与全因死亡呈J型关联,而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呈线性关联。因此,比较肥胖指标之间关联强度的方法是通过它们的线性估计。

研究发现,3种肥胖测量指标(BMI、FMI、WHR)与全因死亡率存在显著关联。遗传决定的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 OR为1.29;遗传决定的脂肪质量指数(FMI)每变化一个标准差, OR为1.45;遗传决定的腰臀比(WHR)每增加1个标准差, OR为1.51。

简单来说就是,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最强,显著强于BMI,但是与脂肪质量指数(FMI)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不论怎么调整差异,关联都是显著的(图2)。

图片图2:肥胖指标和全因死亡率的流行病学和线性M - R分析

考虑到性别和遗传决定的肥胖指标与死亡结局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者进行了性别分层分析。

在男性参与者和女性参与者中皆观察到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在男性受试者中,腰臀比(WHR)比BMI与全因死亡的关联更强。在女性参与者中,所有的肥胖指标都与全因死亡率有相似的关联。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在肥胖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联上无显著差异。可见,不论男女,该结论都是成立的。

图片图3:线性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与较遗传决定的肥胖指标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进一步流行病学的MR分析发现,BMI 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在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在MR分析中,比较49 ~ 56岁组和大于64岁组的估计时,脂肪质量指数(FMI)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减弱,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的关联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对于病因特异性死亡结果的MR分析,所有肥胖指标均与CVD或其他疾病的死亡率显著相关,只有FMI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显著相关。

综上所述,与BMI相比,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最强、最稳健和一致,是唯一不受BMI影响的测量指标。作为肥胖测量指标,与其关注BMI,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WHR!

所以说,友友们不要再为“梨形身材”感到焦虑啦,它可是在为你的健康添砖加瓦呢!

参考文献:

[1] Khan I, Chong M, Le A, et al. Surrogate Adiposity Markers and Mortality. JAMA Netw Open. 2023;6(9):e2334836. Published 2023 Sep 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4836

[2] Jayedi A, Soltani S, Zargar MS, Khan TA, Shab-Bidar S. Central fatness and risk of all cause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72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BMJ. 2020;370:m3324. Published 2020 Sep 23. doi:10.1136/bmj.m33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