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免疫逃逸的“枷锁”被打破!Hepatology揭示SIRPα/CD47通路新型调控分子及靶向干预新策略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0-30 12:28
本研究发现RB1和TP53缺失会引发前列腺癌代谢重编程,18F-FDG-PET无法区分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与腺癌,13C超极化磁共振技术可检测相关代谢变化,多模态分子成像或优化肿瘤诊疗与预后评估。
对临床医生来说,晚期前列腺癌的诊疗常常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原本用雄激素受体信号抑制剂有效的患者,多数会逐渐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部分还会恶化为恶性程度更高的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PC),预后大打折扣。而RB1和TP53基因缺失,正是CRPC进展、NEPC转化的关键推手。临床常用的18F-FDG-PET成像,虽能通过葡萄糖摄取判断疾病进展,但RB1/TP53缺失是否直接导致葡萄糖摄取增加,一直没弄清楚。
好在近日发表在Neoplasia的一项研究Metabolic and imaging phenotypes associated with RB1 and TP53 loss in prostate cancer通过患者来源异种移植(PDX)类器官和细胞模型,把这背后的代谢与成像特征讲透了,给临床精准诊疗带来了新方向。

研究团队先从大规模CRPC类器官队列入手,探究18F-FDG摄取和前列腺癌表型、基因型的关系,发现单靠18F-FDG摄取根本没法明确区分NEPC和腺癌——两者的摄取水平重叠得很明显。腺癌模型平均摄取率是8.1±1.5%,NEPC模型是4.7±2.1%,可有些腺癌模型也表现为低摄取,NEPC里的LuCaP145.1模型反而呈现高摄取。

图1.FDG摄取与超极化13C乳酸/丙酮酸转化无相关性
有意思的是,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编码基因FOLH1的表达水平,和18F-FDG摄取也没什么关联,这和临床中18F-FDG-PET与PSMA成像常“不同步”的现象完全吻合。更关键的是,去势抵抗性模型(LuCaPs136CR、167CR)的18F-FDG滞留量比对应的去势敏感性模型高,但丙酮酸向乳酸的转化效率却更低,这说明前列腺癌里的葡萄糖摄取和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并不是直接挂钩的。
为了搞清楚RB1/TP53缺失到底起什么作用,研究团队在去势敏感性LNCaP细胞和LuCaP167 PDX类器官里做了基因敲低或敲除实验。结果挺意外:不管是RB1/TP53单独缺失还是联合缺失,都没影响18F-FDG的体内外摄取水平,肿瘤组织的18F-FDG活性和对照组比起来,没什么统计学差异。

图2.RB1/TP53联合敲低不影响前列腺癌小鼠异种移植物的18FDG摄取
但代谢功能检测却发现了关键变化:RB1缺失会显著提高基础呼吸速率和糖酵解活性,要是再加上TP53缺失,这种效应会更明显;同时RB1缺失还会增加乳酸脱氢酶(LDH)通量,让乳酸生成变多——这个变化用13C超极化磁共振波谱能清楚检测到,可18F-FDG-PET根本识别不出来。

图3.RB1单独缺失或与TP53联合缺失可提高基础呼吸速率并增强糖酵解活性

图4.RB1缺失导致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
进一步的代谢组学分析还显示,RB1/TP53联合缺失会把葡萄糖代谢“引向”糖原生成,表现为糖原变多、葡萄糖变少;同时还会促进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这些变化都和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体内实验也证实,不管是RB1单独缺失,还是和TP53一起缺失的肿瘤,丙酮酸向乳酸的转化速率都会显著升高,这意味着13C超极化磁共振技术或许能成为检测RB1缺失相关肿瘤的“利器”。

图5.13C超极化磁共振波谱显示RB1单独缺失或与TP53联合缺失可增加体内乳酸脱氢酶通量
这项研究把RB1/TP53缺失驱动的前列腺癌代谢重编程特征讲得很透彻,也点出了18F-FDG-PET在区分肿瘤表型时的局限,更关键的是证实了13C超极化磁共振技术能精准捕捉相关代谢变化。对临床来说,这意味着单一成像技术很难全面反映前列腺癌的异质性,而多模态分子成像——把葡萄糖摄取、乳酸通量等多维度代谢信息结合起来——才能更精准地评估肿瘤表型和进展状态,给治疗方案制定、预后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随着代谢成像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前列腺癌患者或许能迎来更个性化的诊疗路径,晚期患者的治疗结局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Ahmad F, White M, Yamamoto K, et al. Metabolic and imaging phenotypes associated with RB1 and TP53 loss in prostate cancer. Neoplasia.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7, 2025. doi:10.1016/j.neo.2025.10123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