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子刊:安徽医科大学卜俊杰团队揭示直流电和交流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异同点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4-01 09:37

该研究比较并分析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脑电波和运动症状的共同及特异性影响。

帕金森病(PD)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和大脑异常振荡,从而引发震颤、僵直、迟缓等运动功能障碍。经颅电刺激,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是无创神经调控主流技术之一,可能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但尚不清楚这两种方法是否通过一致的神经振荡机制来调控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2025年3月27日,安徽医科大学卜俊杰团队(硕士研究生刘家芳为第一作者)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Common and specific effects in brain oscillations and motor symptoms of tDCS and tACS in Parkinson’s diseas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比较并分析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脑电波和运动症状的共同及特异性影响。 

科学新武器:无创电刺激疗法 

这项最新研究分析了公开数据集中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基线脑电神经振荡的差异,随后进行经颅电刺激调控实验,帕金森病患者分别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或假刺激调控,并在执行简单反应任务时进行 20 分钟的电刺激。

该研究发现,这两种无创电刺激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能通过调节脑电波显著改善帕金森症状,且各有“杀手锏”。

具体来说,tDCS 更全能,用微弱的直流电广泛调节大脑多个区域:

✅ 抑制过度活跃的 θ 波 → 减轻震颤

✅ 增强薄弱的 β 波 → 改善僵直和动作迟缓

tACS 更精准,用特定频率(20Hz)的交流电定向增强 β 波:

✅ 专注提升运动皮层的 β 波 → 改善僵直和动作迟缓

❌ 但对震颤改善有限

上述结果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这两种电刺激方法在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调控上产生功能分离,tDCS 和 tACS 都能调控帕金森病的僵直和运动迟缓,但 tDCS 还可以特异性调控帕金森病的震颤。 

关键发现:θ/β比值——震颤的“预警信号”

研究团队发现,tDCS 治疗后,患者 θ 波减少和 β 波增强的协同效应(θ/β比值下降)能更精准预测震颤改善。这提示震颤并非单一脑电波异常,而是 θ 与 β 波“失衡”的结果。未来通过监测 θ/β 比值,或可实时优化电刺激参数,实现个性化治疗。

为什么这项研究值得关注?

1、首次头对头比较:揭示了 tDCS 和 tACS 的作用差异,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

2、机制突破:发现 θ/β 协同调控对震颤的关键作用,开辟治疗新思路;

3、无创安全:单次 20 分钟治疗即见效,患者耐受性良好。

总的来说,这项比较单次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帕金森病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tDCS 广泛调节皮质振荡以缓解僵直-运动迟缓和震颤,而 tACS 则精准针对振荡以缓解僵直-运动迟缓。

这项研究不仅从神经调控的角度为神经振荡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中的关键作用机制提供新理解,也为未来干预帕金森病、开发个性化新型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