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对“天然好物”,脂肪肝有救啦!Nat Commun:红酵母红素调节肠道菌群,靠腺苷钴胺代谢“打败”脂肪肝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5-13 10:26
本研究发现,红酵母红素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增加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丰度,促进腺苷钴胺合成,抑制结肠HIF - 2α通路,减少神经酰胺积累,从而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它与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过多的脂质摄入使得血液和肝脏的脂质代谢出现紊乱。据统计,全球范围内NAF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近期,一项发表于Nat Commun的研究The carotenoid torularhodin alleviates NAFLD by promoting Akkermanisa muniniphila-mediated adenosylcobalamin metabolism,为NAFL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研究聚焦于一种独特的类胡萝卜素——红酵母红素(Torularhodin),深入探究了其对NAFLD的作用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红酵母红素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缓解雄性小鼠的NAFLD。实验中,他们将红酵母红素制成电纺微球(EMs-T),这种微球可在结肠中缓慢释放红酵母红素。与小肠靶向的红酵母红素相比,结肠靶向的EMs-T效果更为显著。在为期10周的干预实验中,接受EMs-T干预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同时,血液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上升,肝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也得到明显改善,这表明EMs-T能有效减轻肝脏脂肪浸润,缓解NAFLD症状。此外,EMs-T还对结肠屏障起到保护作用,提升了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
图 1:红酵母红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作用的机制分析
图 2:结肠靶向的红酵母红素改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HFHCD)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进一步研究发现,红酵母红素可增加肠道中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 muciniphila)的丰度,并促进腺苷钴胺(adenosylcobalamin)的代谢。通过对小鼠粪便微生物组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EMs-T干预后,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显著提高,其中A. muciniphila的丰度增加最为明显。同时,EMs-T主要促进了卟啉代谢(尤其是钴胺生物合成)和鞘脂代谢这两条关键代谢途径,使得腺苷钴胺的合成增加。
为了验证肠道微生物群在红酵母红素缓解NAFLD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实验。在伪无菌小鼠和无菌小鼠的FMT实验中,接受红酵母红素处理小鼠粪便样本的受体小鼠,其NAFLD症状均得到改善,这充分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单独给NAFLD小鼠补充A. muciniphila,也能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异常、减少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质积累,进一步证实了A. muciniphila在缓解NAFLD中的关键作用。
在探究红酵母红素影响脂质代谢的机制时,研究人员发现,它可降低肝脏和血清中鞘脂(尤其是葡萄糖神经酰胺(Glc-Cer)和神经酰胺(Cer))的水平,并抑制结肠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通路。A. muciniphila和红酵母红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重塑,均能通过抑制HIF-2α通路来降低Cer水平。此外,作为红酵母红素的肠道代谢产物,腺苷钴胺也能通过抑制HIF-2α通路来降低Cer水平,进而缓解NAFLD。在小鼠实验中,补充腺苷钴胺可减轻体重增加、改善血脂和肝功能,减少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质积累,而激活HIF-2α则会削弱这些效果。
图 3:腺苷钴胺通过抑制HIF-2α通路降低神经酰胺水平,最终缓解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红酵母红素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促进A. muciniphila的增殖和腺苷钴胺的合成,进而抑制HIF-2α通路,减少Cer积累,最终缓解NAFLD的作用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治疗策略,让我们看到了通过营养干预改善肠道微生物群来治疗NAFLD的希望。未来,期待能有更多相关研究,将这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方法,为广大NAFLD患者带来福音。(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Liu C, Zheng X, Ji J, et al. The carotenoid torularhodin alleviates NAFLD by promoting Akkermanisa muniniphila-mediated adenosylcobalamin metabolism. Nat Commun. 2025;16(1):3338. Published 2025 Apr 8. doi:10.1038/s41467-025-58500-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