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3未来医疗科技大会闭幕,向医疗科技新未来持续进发

来源:网络 2023-12-06 13:41

2023年12月1日,“2023未来医疗科技大会”进入第二天。由合肥市人民政府、“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医疗科技大会组委会主办,动脉网、

2023年12月1日,“2023未来医疗科技大会”进入第二天。由合肥市人民政府、“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医疗科技大会组委会主办,动脉网、VB100、蛋壳研究院联合主办,合肥市发改委、合肥市经信局、合肥市卫健委、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务部、ITMNS承办,中国科学院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联盟协办。本次大会将历时两天,吸引上百家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参会。

 

此次大会的支持单位有君联资本、BV百度风投、五源资本、夏尔巴资本、金沙江创投、比邻星创投、步长制药、微云集团、MathWorks、瑞森医疗、华大智造、讯飞医疗、云知声、医小喵、金曦医疗、拓蓝精创、数丹科技、图湃医疗、中慧医学成像、通和立泰、品格智造、菲兰爱尔、桐树基因等一众创新企业与知名机构。

 

全景图.jpg

第二天大会全景图

 

大咖齐聚,共话生物技术最新趋势演变

 

第二天大会现场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政产学研医投等产业各圈层的大咖,就生物技术、智能制造与材料两大前沿赛道展开了分享与讨论,锚定新趋势、共享新机会。

 

上午场开始,西安交通大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传奇生物与湾岛细胞的创始人范晓虎进行了主题为《细胞与基因治疗时代中国原创创新药的机会与挑战》的演讲,他分享了传奇生物的砥砺历程,以及湾岛细胞的最新进展,并认为在接下来20到30年,改变人类可能最重要的技术是人工智能或是细胞基因治疗。

 范晓虎.jpg

西安交通大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传奇生物前首席科学官、

湾岛细胞创始人范晓虎演讲

 

原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无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泓分享了《基于无菌动物的功能微生物组CRO平台》的主题报告,他提到,微生物组技术是颠复性的技术,未来一定会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因为微生物组技术不但涉及人体,也涉及动植物、微生物本身。这对于生物医药的发展将带来巨大推动力。

 

魏泓.jpg

原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无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泓演讲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茂君进行了《呼吸的分子基础:如何突破人类寿命极限》的分享,他表示,人的衰老主要是体细胞氧气利用效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其中主要体现在人喘气的次数的变化,比如小婴儿每分钟喘气是30-50次,成年人16-20次,老年人是14-16次,做让人喘气次数增加的事情对身体有好处,例如跑步跑的气喘吁吁。除了应用适当的药物提高氧气利用效率,最经济的做法是经常运动,有规律的运动,因为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呼吸功能,还能增强线粒体功能进而减少炎症。

 

 杨茂君.jpg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茂君演讲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松年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基因组学技术发展及应用前瞻》,他表示,基因数据有了海量的数据以后,现在包括生物存储、AI等领域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联系紧密了,未来空间值得期待。

 

胡松年.jpg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松年分享

 

辉大基因创始人、首席科学顾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辉在《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的主题介绍中表示,基因编辑技术从2012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有了上市药物。按照药物递送方式来说,基因编辑疗法主要有三种方式。最后详细介绍了辉大基因最新的进展与成果。

 

 杨辉.jpg

辉大基因创始人、首席科学顾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辉分享

 

凌泰氪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宋旭带来了《lncRNA开辟了核酸药物新领域》的分享,他在现场展示了IncRNA实现核酸药稳定和递送的部分研究结果以及凌泰氪生物的最新进展,并对行业未来进行了展望。

 

宋旭.jpg

凌泰氪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宋旭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洪亮进行了《蛋白质工程通用人工智能》的分享,他表示,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已经彻底颠复了蛋白质工程领域,蛋白质各个应用场景都会受益,机遇无限,当然,在这一领域仍有许多未知待探索,因此需要与更多同仁一路前行。

 

洪亮.jpg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洪亮分享

 

纽伦捷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刘月光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基于神经原位转分化技术的基因治疗》,他首先介绍了人体组织器官再生的演变,再谈及细胞转化技术,并对抗衰老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与企业动态进行了分析。

 

刘月光.jpg

纽伦捷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刘月光分享

 

前沿洞察,探索智能制造与材料最新突破

 

下午场开始,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君分享了《微纳米机器人在药物递送及脑机接口的应用创新研究》的主题报告,他向与会观众介绍了微纳米机器人的定义、进展与全球动态。并提到,微纳米机器人为超微创脑机接口实现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动态双向交互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张明君.jpg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君分享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科学与力学系教授、中国负荷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彦菊带来了《4D打印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及其生物应用》的分享,她提到,智能材料不仅在航空、航天、舰船、交通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医疗领域也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从而为患者带来福祉,造福人类。

 

;刘彦菊.jpg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科学与力学系教授、中国负荷材料学会智能负荷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彦菊分享

 

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会Fellow艾华在分享中提到,临床需求是生物材料研发的核心驱动力,深入研究植入医疗器械与周围机体组织的关系,以及关注材料的表面/界面问题,考虑所替代组织的结构不均一性,以及用影像手段长期观察植入器械的状态,对于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艾华.jpg

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会艾华分享

 

苏州大学教授、美国FDA认证毒理学家和病理学家、博赛孚医疗首席科学家王守立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基于近年全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研究的临床前评价GLP建设的建议》,他首先介绍了全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典型案例,并对其做了细致分析和给到了一些建议,最后对行业未来发展表达了期待,并分享了医疗器械临床前评价机构资质和体系建设的探索经验。

 

 王守立.jpg

苏州大学医学院病理中心主任王守立分享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迟波在分享中提到,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搭载不同的材料,非常适合用于人体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目前水凝胶在临床上的应用正迅猛发展,但同时水凝胶在临床中的应用还面临诸多困难。

 

 迟波.jpg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迟波分享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兼职教授、中大医疗器械总经理杨越雄进行了《神桥@应用于颈七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偏瘫及AI、脑电的思考》的主题演讲,分别围绕公司概况、神桥与颈7手术的介绍、专家团队三大方面展开分享。

 

 杨越雄.jpg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兼职教授、中大医疗器械总经理杨越雄分享

 

在最后的分享中,纳米维景梁军表示,纳米维景自主研发的全身医用静态CT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大幅度提高,并且可实现多能谱成像。同时,为实现静态CT的自研自产,纳米维景逐一攻破阵列式一体化射线源、光子流探测器等核心部件。

 

 梁军.jpg

纳米维景市场副总监梁军分享

 

除了主论坛大咖齐聚的精彩分享外,在大会第二天,还举办了“生成式AI场景创新应用论坛”和“2023FTC第五届心脏外科前沿技术论坛”,对细分技术领域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2023未来医疗科技大会”至此圆满落幕,新的医疗创新征程也正式启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