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ell Biol:结肠癌也“分地段”?科学家找到决定癌症位置的“源头细胞”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0-17 14:01
这项研究就像是为我们对抗结肠癌的战争提供了一张标清了敌人具体“老巢”的精确地图,从此,我们不再是盲目地“狂轰滥炸”而是能够实施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攀升,稳居癌症排行榜前列,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您可能不知道,这条看似只是“通道”的结肠,其实内部“地段”差异很大,从起始段的盲肠到末端的直肠,不同位置长出来的癌症,其恶性程度、治疗难度和预后效果也天差地别。
为什么同在一条结肠,癌症的“秉性”却如此不同?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藏在肠道黏膜深处的一小撮“源头细胞”—干细胞身上。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题为“NOX1 and NPY1R mark regional colon stem cell populations that serve as cancer origins in vivo”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精准定位了驱动不同结肠区段癌变的两种关键干细胞,并成功绘制了它们的“分子身份证”,相关研究发现有望彻底改变未来结肠癌的诊疗模式。
擒贼先擒王:找到癌症的“发源地”
过去,科学家们研究结肠癌多用的小鼠模型有个很大缺陷—癌症在肠道内“遍地开花”,无法模拟人类癌症那种具有明确“地域性”的特点,这就好比你想研究上海和北京的交通问题,却只有一个“全中国”的模糊地图,很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给结肠不同区域的干细胞贴上了“专属标签”:标签一:NOX1—主要标记在盲肠(结肠的起始段)的干细胞上;标签二:NPY1R—专门标记在中远端结肠和直肠的干细胞上。这就好比发现了盲肠干细胞的“沪牌”和直肠干细胞的“京牌”。更重要的是,他们证实,正是这些带着特定“牌照”的干细胞在发生基因突变后会成为各自区域癌症的“发源地”。
精准“爆破”:新一代癌症模型的威力
光找到“源头细胞”还不够,研究人员还利用先进的遗传学技术开发了能进行“精准定点爆破”的新型小鼠模型。他们可以只在这些带“NOX1牌照”或“NPY1R牌照”的干细胞里激活致癌信号同时敲除抑癌基因。结果令人振奋:癌症果真几乎只在特定的区域(盲肠或直肠)发生和发展,甚至能成功模拟出晚期侵袭性癌症的特征。
这个模型的成功,带来了三大好处:1)更真实:能更准确地模拟人类结肠癌的区域特性;2)更深入:便于研究为什么盲肠癌通常发现晚、易转移,而占病例40%的直肠癌却如此难治;3)更高效:为针对不同区段癌症的药物筛选和疗效评估,提供了绝佳的实验平台。
NOX1和NPY1R在结肠LGR5+细胞中富集表达
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的精准医疗
这项研究的价值,绝不止于发一篇顶级论文,其还为我们勾勒了结肠癌精准医疗的未来蓝图。
(1)诊断上:未来,通过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活检,分析其是否表达NOX1或NPY1R标记就能快速判断这个癌症的“细胞老家”是盲肠还是直肠,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其行为。
(2)治疗上:医药公司可以针对不同来源的癌症开发“区域特异性”的靶向药物,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打击,减少“误伤”。
(3)预防上:对于高风险人群,比如肠道内有息肉或癌前病变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病变所在的区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监测和干预。
研究者表示,这些发现为他们理解结肠癌的区域差异提供了关键线索,通过识别新的癌症起源干细胞,研究人员现在就能建立更准确的模型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标记。这项研究就像是为我们对抗结肠癌的战争提供了一张标清了敌人具体“老巢”的精确地图,从此,我们不再是盲目地“狂轰滥炸”而是能够实施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为我们点亮前方的路。从找到肠道干细胞标志物LGR5到如今精准定位区域癌变“元凶”,我们正一步步将结肠癌这个强大的敌人分解成一个可以逐个击破的问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结肠癌”这个名词将被更精细的分类所取代,而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真正为自己“量体裁衣”的诊疗方案。(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Gasnier, M., Chen, T.CY., Yada, S. et al. NOX1 and NPY1R mark regional colon stem cell populations that serve as cancer origins in vivo. Nat Cell Biol 27, 1632–1646 (2025). doi:10.1038/s41556-025-01763-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