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国产新药出海预付款纪录,百利天恒双抗ADC临床试验结果登上Nature Medicine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7-12 14:57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靶向 EGFR 和 HER3 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 1b 期临床试验结果,在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管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七大常见原因,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全球最常见的食管癌类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抗 PD-1、PD-L1 和 CTLA-4 单抗)与基于铂类药物的化疗相结合,已成为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并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然而,仅有 10%-20% 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能长期存活,因为大多数患者会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二线治疗采用伊立替康(Irinotecan),但其疗效也有限,客观缓解率(ORR)不超过 10%。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有效治疗策略,以克服当前疗法的局限性,提高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
2025 年 7 月 10 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沈琳、龚继芳等人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A bispecif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 targeting EGFR and HER3 in 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phase 1b trial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靶向 EGFR 和 HER3 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 1b 期临床试验结果,在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对于免疫治疗后仍然病情进展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研究非常有限。
BL-B01D1 是一种首创(first in class)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 EGFR×HER3 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双抗ADC)。该药物由一个 EGFR×HER3 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可裂解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Ed-04)有效载荷连接而成。
BL-B01D1 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物与国际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了总额高达 84 亿美元的合作,高达 8 亿美元的首付款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单个项目出海纪录。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展示了 BL-B01D1 在 82 名曾接受过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中进行的 1 期临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主要终点是推荐的 2 期剂量,给药剂量为 2.0(n = 22)和 2.5(n = 60)mg/kg(D1D8 Q3W)。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为 29.3%(24/82),可评估患者中的 cORR 为 32.9%(24/73)。对于剂量为 2.5 mg/kg 的患者,cORR 为 39.6%(21/53),疾病控制率为 79.2%(42/53)。对于剂量为 2.0 mg/kg 的患者,cORR 为 15.0%(3/20),疾病控制率为 50.0%(10/20)。
基于上述结果,2 期临床试验的剂量确定为每 3 周一次,第 1 天和第 8 天给药,剂量为 2.5 mg/kg。在 2.5 mg/kg 剂量下,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63.3%;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贫血(28.3%)、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各 18.3%)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16.7%)。整个研究中观察到两例 ≥3 级间质性肺病。
总体而言,BL-B01D1 在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研究团队已经启动了 3 期临床试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