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两篇science子刊揭示联合使用艾滋病毒疫苗可发挥协同作用,以实现不同的抗体启动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0-30 12:39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小动物和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同时针对多个表位进行启动在生物学上是可行的。

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以及拉根研究所(隶属MGH、MIT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多项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靶向HIV种系前体的免疫原可以共同递送,以激活多个广泛中和抗体前体细胞。

HIV疫苗设计面临的挑战在于,能够成熟为广泛中和抗体的B细胞极其罕见,且难以被标准抗原有效激活。大多数免疫反应集中于病毒包膜的可变区,而非能够提供跨毒株保护的保守区。

研究人员已开发出靶向种系前体的免疫原,旨在直接激活这些稀有的初始B细胞,但此前每种构建体都是单独测试的,尚不清楚多种免疫原同时接种是否会产生干扰。在《科学·免疫学》上发表的两项配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疫苗形式,通过两种模型测试了这个问题。

在标题为“Simultaneous induction of multiple classes of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precursors by combination germline-targeting immunization in nonhuman primates”的研究中,由Henry Sutton领导的研究人员将这种方法扩展至恒河猴。威斯康星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36只动物接受了三种工程化包膜蛋白的递增剂量注射。

加强免疫后八周,针对每种免疫原的特异性记忆B细胞出现在所有相关动物体内。当三种免疫原共同接种时,免疫反应之间出现了短暂的竞争,但随时间推移而减弱,最终产生的体细胞突变水平和中和强度与单一免疫原对照组相当。

在标题为“Simultaneous priming of HIV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precursors to multiple epitopes by germline-targeting mRNA-LNP immunogens in mouse models”的配套研究中,由Zhenfei Xie领导的研究人员设计了携带多达四种HIV包膜免疫原的蛋白质疫苗和mRNA-脂质纳米颗粒疫苗。

小鼠模型携带了对应不同bnAb类别的人类序列B细胞受体。同时进行的蛋白质免疫仅能微弱且不均匀地激活部分前体细胞,而mRNA-LNP疫苗接种则同时激活了四类bnAb前体细胞系。

mRNA平台通过膜锚定表达三聚体,似乎有利于多个B细胞群体的均衡参与,这表明疫苗形式强烈影响细胞系间的竞争。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小动物和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同时针对多个表位进行启动在生物学上是可行的。这些配对研究结果为多组分靶向种系疫苗奠定了概念基础,这类疫苗可能简化HIV免疫接种程序,同时保持同时启动多个bnAb细胞系所需的精准性。(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Henry J. Sutton et al, Simultaneous induction of multiple classes of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precursors by combination germline-targeting immunization in nonhuman primates, Science Immunology (2025). DOI: 10.1126/sciimmunol.adu8878

Zhenfei Xie et al, Simultaneous priming of HIV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precursors to multiple epitopes by germline-targeting mRNA-LNP immunogens in mouse models, Science Immunology (2025). DOI: 10.1126/sciimmunol.adu796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