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五年磨一剑,全国已有2400余家县级医院加入胸痛中心建设

  1. 医疗健康

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2021-06-23 11:44

2021年6月23日,急性心梗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临床致死率较高,已经成为了日趋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抓住患者发病初期黄金救治时间是关键。
2021年6月23日,急性心梗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临床致死率较高,已经成为了日趋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抓住患者发病初期黄金救治时间是关键。为了助力县市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办、赛诺菲中国独家支持的“县市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暨介入诊疗能力提升项目”自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今迎来五周年的重里程碑。目前,已有 2400余家县级医院加入胸痛中心建设,其中包括1018家已经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县级医院,覆盖全国25省、308市、1554个县域,惠及200余万县域患者。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人民医院为帮助其成功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赛诺菲志愿者颁发锦旗

我国县级医院覆盖人口9亿多,占全国居民总数64%以上,在规范诊疗和疾病管理上都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然而,与庞大的患者人群相比,基层医疗服务系统在医院管理、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和患者疾病管理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日益凸显矛盾。

在过去五年中,“县市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暨介入诊疗能力提升项目”着眼于县市级心血管领域医生的规范化救治能力培训和胸痛中心建设培训,旨在通过规范化指导工作,一方面助力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疾病诊断和鉴别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县市级医院进行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获得胸痛中心认证。截至今年5月,该项目已开展了5000余场培训会,共计约14万人次的学科带头人及临床医生参与。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霍勇教授表示:“县市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暨介入诊疗能力提升项目”通过心梗诊治规范化的培训提升基层医生的临床救治诊疗能力,同时借助‘县域定制’方式给予更简单、具体的指导,帮助建立系统化、网络化的急性胸痛救治体系,为县域胸痛急症重症患者打通快速救治绿色通道。随着政府、学会、行业、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加入,我们对完善全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急性胸痛救治水平有了更多的信心。”

中国的全国性胸痛中心的建设始于2010年,经过11年的实践验证,胸痛中心在帮助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死亡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了衡量一个地区急性心血管病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现有患者人数已达3.3亿。同时,心血管疾病位居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其中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就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提高县市级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推进县市级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打造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成为了县市胸痛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赛诺菲中国基层医疗事业部总经理盛惊州表示:“基层是心血管病防控的关键,而建设胸痛中心对于抢救急性胸痛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赛诺菲拥有超过60年的心血管领域疾病管理经验,同时我们深耕基层十年,一直致力于提高中国基层医疗水平。我们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通力合作推进县市级胸痛中心的建设,目的就是通过赛诺菲专业的全流程疾病管理知识,以及带动先进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资源下沉基层,为县域医院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县域胸痛中心的高效建设,实现我国胸痛中心救治网络的全域覆盖。”

“县市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暨介入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启动第一年便推动10家县级医院获得胸痛中心认证,至今已突破1000家。2018年,项目构建胸痛中心建设诊断体系和胸痛中心讲者库,通过医院所处现状建设情况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医院精准匹配不同类型的培训指导活动,全流程支持医院建设胸痛中心。在持续的努力下,这一项目获得了社会及行业的广泛认可,赛诺菲中国连续五年荣获“胸痛中心建设杰出贡献奖”,该项目更是荣膺2018年《南方周末》“年度责任案例大奖”、 2019年 “胸痛中心三年推动优秀企业奖”等 。


赛诺菲连续五年荣获“胸痛中心建设杰出贡献奖”

为了延伸项目影响力,2020年6月起,赛诺菲在持续推进县域胸痛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开始扩大覆盖范围,同步赋能大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2021年,项目预计助力120家已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大医院达到胸痛中心再认证的建设和质控要求,同时推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完善区域协调救治体系。未来,赛诺菲还将开发包含大医院、县医院以及社区医院的胸痛中心一体化建设,为胸痛患者搭建救治区域一体化的“高速路”。

此外,自2017年起,赛诺菲中国基层医疗事业部的员工就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参与胸痛中心建设的县市级医院提供专业的志愿者服务,全流程支持医院建设胸痛中心。目前已有近1500位员工志愿者投身到这一项目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