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揭示校园绿地与儿童近视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1. 近视

来源:中山大学 2021-11-06 19:25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董光辉教授和陈亚军副教授以及北京大学马迎华教授团队共同在环境健康领域顶级杂志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发表题为“Greenness Surrounding Schools and Visual Impair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的校园绿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董光辉教授和陈亚军副教授以及北京大学马迎华教授团队共同在环境健康领域顶级杂志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发表题为“Greenness Surrounding Schools and Visual Impair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的校园绿地影响儿童视力健康的新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博逸副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李珊珊教授以及北京大学邹志勇副研究员。该论文第一单位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约53%,预估人数高达0.64亿,已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因此,识别导致近视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除体育锻炼、电子屏使用、以及近距离工作等因素外,大环境因素亦可能对近视的发生产生影响。基于此,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在全国7个省(见图1)94所学校的61995名儿童青少年中,评估了学校绿地(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的NDVI和SAVI)和儿童视力的关系,并采用机器学习法评估了学校范围内的空气污染物(PM1和NO2)水平,进一步探讨了绿地暴露是否通过降低空气污染水平,从而降低近视的发生风险。

该研究发现,学校绿化水平与近视风险呈显着负向关联。具体而言,学校NDVI和SAVI值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儿童青少年近视风险均显着降低5%;和NDVI与SAVI值处于最低分位(Q1:即学校周围绿地水平最低)的学校相比,NDVI和SAVI值处于最高分位(Q4:即学校周围绿地水平最高)的学校其儿童青少年近视风险分别显着降低39%和40% (见图2)。另外,研究团队还首次探索了空气污染物在绿地与近视关联中的潜在中介效应,发现PM1和NO2作为中介因素可解释绿地与近视风险关联的15.9%-87.5%。

该研究基于全国多中心的大样本数据,因此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代表性。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提高校园绿化水平可能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带来益处,这对开展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干预措施可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为和城市大环境相比,学校环境范围较小,更易于改变(如易于实现绿化水平的提高)。另外,和基于个体的近视预防措施相比,基于群体的预防措施(即提高学校绿化水平)更加易行且成本效益更高。(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