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间充质肿瘤和梭杆菌感染率高的结直肠癌 (CRC) 患者的预后更差
来源:生物谷 2021-09-15 16:08
基于转录组学的亚型、共识分子亚型 (CMS) 和结直肠癌内在亚型 (CRIS) 确定了具有间充质特征 (CMS4/CRIS-B) 和较差结果的患者亚群。本文研究了具核梭杆菌( Fn ) 和梭杆菌的流行率、CMS/CRIS 亚型、细胞类型组成、免疫浸润和宿主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完善患者分层并确定可药物治疗的特定环境脆弱性。
具有相似宏观临床病理特征的 CRC 患者在分子水平上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这转化为对治疗的异质性和通常次优的反应。最近的研究已经确定微生物组是健康和疾病(包括癌症)的关键参与者。几个研究小组结果表明,与合适的相邻粘膜相比,梭杆菌目主要是具核梭杆菌(Fn)在肿瘤组织中更为丰富,表明其在CRC进展的致病作用。
Manuela
Salvucci等人将结肠癌细胞的机械体外实验与两个独立的 CRC 患者队列的深入分析以及 n = 745 名患者的细胞信号传导和肿瘤微环境的系统多组学特征相结合,以研究由梭杆菌在人类宿主上的流行(包括Fn)诱导失调与宿主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的微环境的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
Fn感染在 CRC 细胞培养物中诱导由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和 NFκB 介导的炎症
研究Fn感染了 HCT116 和 HT29 结肠癌细胞系培养物 6 小时以评估上皮细胞对Fn量增加的反应,发现在CRC细胞系中NFκB
信号在感染Fn 时被激活, NFκB转录活性的增加和mRNA表达NFκB 靶基因 TNF-α的显著增加证明了这一点。这些结果证实了Fn与人结肠癌上皮细胞的共培养促进了促炎反应。
较高的 Fn / 梭杆菌目流行与炎症和免疫参与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与Fn 低的患者相比, Fn高的患者观察到促炎性白细胞介素 (IL)(IL-6、IL-8、IL-10、IL-1β 和 IL-13)、细胞因子/趋化因子(CCL8、CSF1 和 ICAM1)、金属蛋白(MMP1、MMP3
和 MMP9)、NOS2和炎性体复合物(NLRP3)显著增加,而COX2
则减少。比较由 NFκB-TNF-α 轴和 IFN-γ 介导的高梭杆菌和低梭杆菌患者时,研究证实了炎症状态加剧。具有高Fn或梭杆菌负荷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预测丰度调节性 T 细胞,同时 M1 巨噬细胞增加,M2 巨噬细胞减少。
Fn / 梭杆菌目的流行与炎症和免疫抑制相关。
高Fn /梭杆菌的患者预后更差
本文拟合了两个额外的 Cox 回归模型,其中除了梭杆菌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项和间充质状态,还包括了调整协变量。在调整后的模型 1 中,研究将年龄、分期、肿瘤位置和性别作为关键的临床病理学和人口统计学协变量。调整后的模型 2扩展了调整后的模型 1,将结肠息肉病史和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作为合并症包括在内。研究发现Fn /梭杆菌目在依赖亚型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较差的预后(即间充质状态)。梭杆菌-高间充质患者的预后较差的风险比低间充质患者大约高两倍。
间充质样肿瘤患者的高Fn / 梭杆菌目患病率与阴性临床结果相关。
间充质肿瘤中选择性梭杆菌毒力的潜在机制
实验检查了宿主信号通路和微环境,以确定可能由梭杆菌介导和/或加剧的改变(即相互作用),从而可能促进毒力并最终导致不利的临床结果。特征的选择是通过假设驱动的,包括关键的宿主信号通路和免疫调节剂。研究将分析限制在间充质肿瘤患者,如果基因/特征与不利临床结果的关联因梭杆菌属不同而不同,那么该基因/特征可被视为对间充质肿瘤患者的临床结果具有特异性和可转化影响的候选靶标。最终,CSF1-3、IL-1β、IFN-γ、IL-8、IL-6、CD163、NOTCH2、ZEB2 和 TFF2 被确定为间充质肿瘤和高梭杆菌患者的潜在靶点。
探索Fn / 梭杆菌目在间充质与非间充质肿瘤中差异影响的潜在机制。
综上所述,本部分研究已经确定了一个患者亚群,当他们的肿瘤表现出间充质特征并且对Fn /
梭杆菌高度阳性时,该亚群具有不利的临床预后结果,并指出了临床上可操作的宿主特异性弱点,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不同于广谱抗生素的新治疗方法。(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