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沃森去世,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享誉世界,晚年宣称“黑人因基因智力低”而饱受争议
来源:生物世界 2025-11-08 13:55
2025 年11月6日,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去世,他于一周前因感染接受治疗后转入临终关怀病房,享年97岁。
2025 年 11 月 6 日,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去世,他于一周前因感染接受治疗后转入临终关怀病房,享年 97 岁。
詹姆斯·沃森,出生于 1928 年 4 月 6 日。1947 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50 年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获得博士学位,1951 年,年仅 23 岁的詹姆斯·沃森博士毕业后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进修,沃森在这里遇到了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两人一拍即合,从 1951 年 10 月开始转向 DNA 结构方向的研究。
受到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拍摄的 DNA 的 X 射线图片(即著名的“照片51号”)的启发,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该发现于 1953 年 4 月 25 日发表在了 Nature 期刊,同时,莫里斯·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和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也分别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关于 DNA 双螺旋结构的论文。

照片51号

沃森(左)、克里克(右)在DNA双螺旋模型前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1962 年,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三人因“发现核酸分子的结构及其对生命物质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遗憾的是,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已于 1958 年因卵巢癌去世。

威尔金斯、沃森、克里克三人(从左至右)在诺奖颁奖典礼上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誉为“生物学的一个标志,开创了新的时代”。这是在生物学历史上唯一可与达尔文进化论相比的最重大发现,它与自然选择一起,统一了生物学的大概念,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从 1956 年到 1976 年,詹姆斯·沃森在哈佛大学生物学系任教,推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自 1968 年起,詹姆斯·沃森担任冷泉港实验室(CSHL)主任,极大地提升了该实验室的资金水平和研究水平。在冷泉港实验室,他将研究重点转向癌症研究,并将其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1994 年,沃森开始担任该实验室的主席,任职十年。随后被任命为名誉校长。2007 年,沃森因公开宣称“智力与种族存在遗传关联”,暗示黑人由于基因原因智力更低,引发争议后辞职。2019 年,当他在纪录片中重申这类涉及种族与基因关联的争议观点后,冷泉港实验室正式撤销其所有荣誉头衔,并宣布与其断绝一切关系。
詹姆斯·沃森一生写了很多科学著作,包括教科书《基因的分子生物学》(1965 年)以及畅销书《双螺旋》(1968 年)。1988 年至 1992 年间,沃森协助建立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该计划于 2003 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任务。
詹姆斯·沃森,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打开了理解 DNA 如何携带、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之谜,同时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并为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