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自带“时间操控术”!运动皮层管“暂停”,纹状体负责“倒带”,Nature 揭秘计时核心机制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1-21 14:28
这项研究不仅首次在因果层面区分了运动皮层和纹状体在计时行为中的独特功能,更为我们理解大脑如何控制行为时机提供了全新框架。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说话时能流畅地控制语速,打球时能精准地挥拍击球?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背后都依赖于大脑对“时间”的精妙掌控。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的大脑却自带一个高精度“计时器”。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Integrator dynamics in the cortico-basal ganglia loop for flexible motor timing”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马克斯普朗克佛罗里达神经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脑中的两个关键区域—运动皮层和纹状体,就像一套“神经沙漏”一样共同协作控制我们的行动时机。


多脑区柔性运动定时模型
更令人惊喜的是,研究还发现了计时器的 “柔性调节” 机制:ALM 中的神经元会编码 “试次历史”—— 在两次任务间隔期,就能通过持续的紧张性活动,预判下一次的舔水时机,比如之前失败的试次会让这些神经元活动调整,进而指导后续的计时决策。而 ALM 和纹状体的神经活动还会呈现 “时间伸缩” 特性:面对不同延迟时长,神经元的活动模式会像橡皮筋一样灵活拉伸或收缩,确保无论延迟 1 秒还是 3 秒,都能在正确时间达到动作触发阈值。这种同步的 “时间伸缩”,让两个脑区的计时信息高度耦合,在单个试次层面保持精准同步。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提出了清晰的 “神经整合器” 模型:纹状体(及相关皮层下网络)是计时核心的 “信号整合器”,负责接收并累积来自 ALM 的输入信号;而 ALM 既是 “信号发射器”,提供包含试次历史的关键输入,又是 “信号跟随者”,其计时活动会同步跟随纹状体的整合结果。简单说,ALM 就像往 “沙漏” 里持续添沙的装置,纹状体则是承接沙子的容器,当沙子(信号)累积到阈值,就触发动作。抑制 ALM,相当于暂停添沙,沙漏计时暂时中止;抑制纹状体,相当于让已落下的沙子倒流,计时只能从头再来。
这项研究的突破,不仅首次在因果层面厘清了运动皮层和纹状体的分工,更揭示了大脑 “柔性计时” 的核心机制,通过试次历史编码和神经活动的时间伸缩,实现对复杂环境的动态适应。对临床而言,这一发现为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靶点:未来或许能通过精准调控 ALM 或纹状体的神经活动,帮助帕金森病患者重建运动时序感,让动作重新变得流畅。
从说话的节奏到运动的默契,大脑的 “内置计时器” 早已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这项研究让我们首次看清它的 “操控按钮”,既为理解大脑高级功能打开了新窗口,也为许多受运动障碍困扰的患者点亮了希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借助脑机接口或神经调控技术,我们就能精准调节大脑的 “时间沙漏”,让更多人重新掌控生活的节奏。(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Yang, Z., Inagaki, M., Gerfen, C.R. et al. Integrator dynamics in the cortico-basal ganglia loop for flexible motor timing. 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778-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