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罗氏2025H1:Phesgo增长55%,Polivy增长46%,中国区收入涨9%

来源:医药魔方 2025-07-26 13:08

7月24日,罗氏公布2025H1业绩,上半年总营收309.44亿瑞士法郎(约为360.25亿美元。

7月24日,罗氏公布2025H1业绩,上半年总营收309.44亿瑞士法郎(约为360.25亿美元,按2025年平均汇率换算,1瑞士法郎=1.1642美元,下同),同比增长7%(按固定汇率CER计算);研发投入60.74亿瑞士法郎(约70.71亿美元),约占总营收的20%。

其中,制药业务收入239.85亿瑞士法郎(+10%,约279.23亿美元),中国区收入17.02亿瑞士法郎(+9%,约19.81亿美元);诊断业务收入69.59亿瑞士法郎(+0%,约81.02亿美元),中国区收入9.14亿瑞士法郎(-26%,约10.64亿美元)。两块业务中国区收入合计为26.16亿瑞士法郎(约30.4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8.82亿瑞士法郎,约32.56亿美元)。

进一步来看罗氏制药业务核心治疗领域的收入情况,肿瘤增长维持在平台期(+2%),血液(+19%)、神经(+10%)、免疫(+14%)和眼科(+17%)领域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肿瘤业务营收仍然承受着“三驾马车”失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幸的是,Perjeta(帕妥珠单抗)的欧美专利保护期也在2023年和2024年相继到期。生物类似药已经开始挤压Perjeta的市场空间,今年上半年Perjeta收入16.13亿瑞士法郎(-12%,约18.78亿美元)。

不过,HER2复方制剂Phesgo(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皮下注射制剂)贡献了强劲增量,上半年同比增长55%至11.97亿瑞士法郎(约13.94亿美元),成为弥补罗氏肿瘤业务增速的重要力量。其他新一代肿瘤药产品也在销售爬坡之中,例如去年在美获批上市的PI3Kα抑制剂Itovebi(伊那利塞)上半年创收0.36亿瑞士法郎(约0.42亿美元),该药物也于今年3月在华获批。

血液业务增长亮眼,这主要是因为CD79b ADC药物Polivy(维泊妥珠单抗)、CD3/CD20双抗Columvi(格菲妥单抗)和Lunsumio(莫妥珠单抗)实现了强劲增长。

革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一线治疗为Polivy(维泊妥珠单抗)带来了市场增量,上半年实现了7.30亿瑞士法郎(+46%,约8.50亿美元)的销售额。值得注意的是,Polivy联合Lunsumio二线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III期SUNMO研究在上半年达到主要终点,罗氏将申请扩大该药物的适用人群,这将为其带来新的增长点。

Columvi持续释放潜力,在欧美和中国获批二线治疗DLBCL后,其销售额增速达到88%,上半年收入1.23亿瑞士法郎(约1.43亿美元)。不过,该适应症在近日收到了FDA的拒绝意见,主要原因是III期试验纳入的美国人群比例低。相比之下,同为CD3/CD20双抗的Lunsumio表现略显平淡,其上半年销售额为0.48亿瑞士法郎(+33%,约0.56亿美元)。Lunsumio的皮下注射剂型有望在今年年底获批,这将为其提供新的增长机会。

在神经领域,罗氏最畅销的产品Ocrevus(奥瑞利珠单抗)逐渐进入平台增长期,上半年收入35.06亿瑞士法郎(+8%,约40.82亿美元)。为了守住市场,罗氏在2024年推出了Ocrevus的皮下注射剂型,并探索更高剂量(1200mg或1800mg)的疗效。可惜,高剂量奥瑞利珠单抗未能在III期MUSETTE研究中展现出优于低剂量奥瑞利珠单抗的疗效。

罗氏免疫业务由Xolair(奥马珠单抗)担当主力,其上半年取得了14.45亿瑞士法郎(+34%,约16.82亿美元)的销售成绩,这得益于食物过敏适应症的批准。不过,该产品将在明年面临生物类似药的竞争。

眼科双抗Vabysmo(法瑞西单抗)是罗氏眼科业务的支柱产品,凭借每4个月注射1次的优势连续实现高速增长,仅用两年时间便跻身罗氏畅销药物榜第三的位置。今年上半年,Vabysmo创收20.67亿瑞士法郎(+18%,约24.06亿美元),与畅销榜第二名Hemlibra(艾美赛珠单抗)差距不到4亿瑞士法郎,有机会在年底上升排位。

在现有布局之外,罗氏正在搭建心血管-肾脏-代谢管线,多款GLP-1药物、amylin类似物、RNAi疗法Zilebesiran等正在稳步推进开发,其中GLP-1R/GIPR激动剂CT-388和降压新药Zilebesiran正在计划启动III期临床。

鉴于上半年的营收成绩,罗氏更加确认全年收入将实现中个位数的增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