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deadline战士,拖延=无效焦虑|两大研究结果表明:越拖压力越大,且对健康不利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4-02-12 11:11
可怕的是,拖延不仅会使得时间管理困难、自我效能感降低,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衣服再过半小时再洗吧”、“报告材料明天再写吧,不拖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怎么办,作业还没写完,先打一把游戏再说吧!”、“发誓10点必睡,再等5分钟,再等5分钟,好吧,第二天了”……“什么事都年后再说吧”,简直是最近万能的拖延借口。
这些场景对于拖延症星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拖延者常常推迟行动,将任务拖到最后一刻,甚至超过截止日期,自嘲一句“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却一不小心陷入了“拖延-自责-痛苦-更拖延”的怪圈,仿佛头顶上始终悬着一个巨大的压力球。
可怕的是,拖延不仅会使得时间管理困难、自我效能感降低,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图1:拖延症
来源:摄图网
拖延是怎么影响身体健康的?
近期,来自英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拖延症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在Br J Health Psychol杂志发表了题为“Procrastination and health: 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roles of stress and health behaviours”的文章[1],揭示了拖延影响身体健康的可能机制。
拖延——自愿延迟对重要、必要和预期的任务采取行动(尽管知道这种延迟会产生负面后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我调节失败形式,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慢性倾向。事实上,研究[2]显示,50%的学生和15-25%的成年人存在长期拖延问题。除了对学术学习和工作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或特质拖延也可能对健康有害。
DOI:10.1111/bjhp.12658
该研究的参与者从卡尔顿大学心理学系的参与者库中招募,通过三波纵向研究进行评估,第一次调查(T1)是在2002年第二学期开始的冬季进行的,第二次调查(T2)大约在1个月后进行,第三次调查(T3)在第二学期的最后一个月进行。379名参与者完成了三轮特质拖延测量,并在每个时间点完成了健康行为、压力和健康问题的测量。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 拖延症评估:采用雷式一般拖延量表(Lay's 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评估拖延与健康行为或结果之间的关系,该表是最为常用的测量拖延行为的自评量表之一,共20个项目。每一个评估项通过李克特量表进行1-5分的评分,其中措辞消极的项目评分越高代表拖延倾向较高。
2. 压力评估:通过哈斯勒量表(Hassles Scale)评估近一个月中日常压力的严重程度,对于其中60个项目进行打分,每一项根据压力的严重程度进行1-3的评分。
3. 健康行为评估:使用健康行为量表(Wellness Behaviour Inventory),对人们进行促进健康行为的频率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1-5分,分数越高表明促进健康行为的频率越高。
4. 急性健康问题评估:通过简明健康史问卷(Brief Health History questionnaire),对于13种急性健康问题(如感冒,头痛和消化问题等)以及任何其他健康问题进行健康问题数量和类型的评估。
研究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者人群特征为,女性居多(67%),大多数为白人(77%),年龄17-56岁不等(中位年龄19岁,平均年龄20.5岁)。
随后,通过假设的交叉滞后中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特质拖延症与更高的感知压力和更少的健康促进行为有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压力介导的途径将特质拖延症与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健康行为的间接影响不显著。这提示着,压力是将拖延症与健康状况不佳联系起来的关键途径。
图2:交叉滞后中介路径分析模型测试慢性拖延与健康的关系(来源:[1])
作者指出,要更全面地了解慢性拖延症对健康的影响,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内研究更广泛的健康问题,因此这是未来研究慢性自我调节失败对健康影响的关键点。
拖延可能源于一种认知偏差
虽然我们可能了解拖延导致的不良后果,但有时仍然选择拖延。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这背后的神经计算机制又是什么?一篇题为“A neuro-computational account of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的文章[3]中,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象(fMRI)建立了拖延行为的推断模型。
DOI:10.1038/s41467-022-33119-w
研究者基于一种整合了奖励和努力属性的净期望值,将拖延行为分别建立了单一决定和重复决定拖延模型。通过该模型,研究者发现,由大脑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发出的一种预期努力成本信号的减弱程度是与拖延行为相关的关键特征。
图3:时间偏好的神经相关性(来源:[3])
研究者认为,拖延可能源于一种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会让人们认为推迟完成一项任务看起来并不费力,同时回报不会减少很多。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反复推迟任务。
由此看来,拖延可能是我们自我的一种麻痹,同时慢性的拖延还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拒绝拖延!莫拖延莫蹉跎!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看到这里,是不是决定在年后赶紧安排手头的工作了呢?
参考文献:
[1] Sirois, F. M., Stride, C. B., & Pychyl, T. A. (2023). Procrastination and health: 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roles of stress and health behaviours.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8(3), 860–875.
[2] Ferrari, J. R., Díaz-Morales, J. F., O'Callaghan, J., et al. (2007). Frequent behavioral delay tendencies by adults: International prevalence rates of chronic procrastina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4), 458–464
[3] Le Bouc, R., & Pessiglione, M. (2022). A neuro-computational account of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1), 563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