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MJ子刊:高强度运动竟会加速冠脉钙化进展?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高强度体力活动与冠脉钙化加速进展显著相关

  1. 冠脉

来源:奇点糕 2021-11-23 08:33

  近日,韩国成均馆大学医学院心脏病科的Ki-Chul Sung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心脏》期刊发表了一项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他们组织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不活跃的人群,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与快速进展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之间存在显着关联,且不受基线冠脉钙化积分水平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无论冠脉既往是否发生钙化,在运动强度较高的人群中,

 

 

 

近日,韩国成均馆大学医学院心脏病科的Ki-Chul Sung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心脏》期刊发表了一项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

他们组织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不活跃的人群,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与快速进展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之间存在显着关联,且不受基线冠脉钙化积分水平的影响。

这也意味着,无论冠脉既往是否发生钙化,在运动强度较高的人群中,冠脉钙化进展的速度可能更快。

Sung团队推测,高强度体力活动和冠脉钙化加速进展之间的前瞻性关联,可能是在血压、激素、炎症等因素影响下,冠脉斑块愈合、稳定和钙化的结果。

体力活动带来的心血管等多系统获益早已被写入指南和教科书里,150-300分钟/周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或75-150分钟/周的高强度有氧体力活动是成年人推荐的运动水平。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均包括积极参与体力活动。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预后尤为关键。利用CT图像分析得到的冠脉钙化积分,可用于评价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的进展,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风险个体评估的一种参考依据,也是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组成部分之一。Agatston钙化积分≥100也被作为启动药物治疗的标志。

既往有研究发现,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可能和更高的冠脉钙化积分相关[5,6],这一观点似乎背离运动有益身心的常理,尚缺乏大规模前瞻性研究的证实。此外,在长期随访过程中,不同分级的体力活动强度和冠脉钙化积分的进展有何关联?基线冠脉钙化情况是否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

Sung团队发表的这篇高质量流行病学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Sung团队选择了2011.3.1-2017.12.31期间来自韩国两个医疗中心的25485名没有明显的心血管疾病且年龄≥30岁的参与者,收集他们的基线特征、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结果,及两次以上的冠脉钙化积分数据。

参与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两次冠脉钙化积分测定的中位时间间隔为3.0(2.0-4.2)年。研究人员使用问卷量化了参与者的体力活动强度,分为不活跃组、中度活跃组和健康促进体力活动组。主要结局为不同组别五年冠脉钙化积分相较基线水平的变化。

研究结果提示,不活跃、中度活跃和健康促进体力活动模式的占比分别为46.8%、38.0%和15.2%,对混杂因素校正后,三组参与者的基线冠脉钙化平均积分分别为9.45、10.20和12.04。

和不活跃组相比,中度活跃组五年冠脉钙化积分增加了3.20分,健康促进体力活动组则增加了8.16分。

在存在基线冠脉钙化的参与者中,健康促进体力活动模式和增量更高的冠脉钙化积分显着相关(五年改变量:15.02)。

对研究开始时不存在冠脉钙化的参与者而言,不同体力活动强度分组的5年的冠脉积分改变量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但健康促进体力活动模式和冠脉钙化的风险显着相关(风险比,1.21)。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分析,克服了既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明确了体力活动和冠脉钙化积分之间存在的联系,回答了学界关注的研究问题,证实了高强度的锻炼确实和冠脉钙化的进展相关。至于影响因素,可能包括运动期间血压的变异性、血流动力学和炎症水平、管壁损伤及修复、甲状旁腺激素和膳食等。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研究所揭示的关联有一定的临床相关性,那些选择增加体力活动强度以预防冠心病的人群,可能因为冠脉钙化积分的增加而受到打击,因此对体力活动和冠脉钙化积分的解读要慎重,毕竟坚持推荐强度的体力活动可以为全身多系统带来的毋庸置疑的益处,不能因为钙化积分这个不能体现钙化位置和钙化特征的变量就放弃运动,佛系躺平。

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体力活动模式的分组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缺乏客观证据的评定,可能存在回忆偏倚。缺乏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病的数据,也让研究的深度和指导作用有限。数据库中冠脉钙化的密度、体积等数据的缺乏,使得冠脉钙化的精准评估无法开展。观察性研究存在着先天的不足,研究结论的外推也会因为研究人群的特征影响而受限。(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