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三胎政策落地!你真的愿意生育三胎吗?生育对女性健康又有什么影响?

  1. 三胎
  2. 乳腺癌
  3. 健康
  4. 免疫系统
  5. 孕妇
  6. 激素
  7. 自闭症
  8. 风险

来源:本站原创 2021-01-02 17:48

2021年3月,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上刊文表示,全球人口预计在2064年会达到97.3亿的峰值,到2100年下降到87.9亿。亚洲、中欧和东欧将成为人口缩减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将减少为原来的一半。2100年五个最大国家的参考预测分别是印度(10.9亿),尼日利亚(7.91亿)...

2021年3月,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上刊文表示[1],全球人口预计在2064年会达到97.3亿的峰值,到2100年下降到87.9亿。亚洲、中欧和东欧将成为人口缩减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将减少为原来的一半。2100年五个最大国家的参考预测分别是印度(10.9亿),尼日利亚(7.91亿),中国(7.32亿),美国(3.36亿)和巴基斯坦(2.48亿)。研究结果还表明,到2100年,世界许多地区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年龄在65岁以上的个体为23.7亿,而年龄在20岁以下的个体为17.0亿。

早在去年12月,“总和生育率破警戒线”的消息就登上了微博热搜并引发人们热议。微博中提到,民政部部长李纪恒近日撰文表示,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我国人口发展步入了关键转折期,新生人口数量已经连续数年下降。在此之前,恒大研究院任泽平曾表示,建议在“十四五”时期尽快放开三孩,逐步推进并观察效果,两位权威人士的先后表态不禁让人怀疑,“三孩”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7月2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支持三孩政策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发布。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其实三胎政策的放开有很多好处,比如让独生子女有人陪伴、减轻人口老龄化等,然而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生三孩呢?日前,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在全市抽取100位育龄青年开展专项调研,调查显示,2%的育龄青年选择做“丁克”,不考虑要孩子,67%的育龄青年只愿意生育一个孩子;23%的育龄青年愿意接受“二孩”;只有8%的育龄青年可以接受“三孩”。调查还显示,在20—25岁、25—30岁、30—35岁、35—40岁年龄段愿意生育二孩”、“三孩”的育龄青年分别占比10%、12.8%、14.3%和15.4%,据此说明育龄青年的年龄越大,“二孩”和“三孩”的生育意向越强,这些家庭经济基础较为稳固,能够负担的起生育孩子的成本,所以生育意愿相对稍高。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那么女性怀孕生育对其机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呢?2021年8月,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2],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近300个基因突变或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寿命,此外,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成功操控了多个与延长其生殖寿命的突变的相关关键基因。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增加科学家们对生殖衰老过程的理解,并能提供新方法来改善预测哪些女性可能要比其它女性更早地进入绝经期。文章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与生殖寿命相关的新型遗传突变,从而使得已知的遗传突变的数量从56个增加到了290个,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指挥卵巢衰老的分子机制,即其何时会发挥作用,同时研究者还阐明了如何通过治疗性的方法来靶向作用从而延长人类的生育力以及预防疾病的能力。此前有研究表明,25岁之前怀孕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降低了30%,怀孕会导致成年女性的乳腺上皮细胞(MEC)发生一系列细胞和分子变化;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3],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怀孕或会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来降低机体患乳腺癌的风险,怀孕会重新编程小鼠MEC中的染色质增强子并影响致癌转录因子(cMYC)的转录输出。此前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4],怀孕期间接触“有益细菌”或能降低机体患自闭症的风险,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动物进行研究显示,在怀孕晚期,让处于压力中的母亲接触一些有益细菌,可以防止她们的后代患上类似自闭症的疾病。

发表在Hormone and Metabolic Research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5],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怀孕改变女性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者指出,随着怀孕的进展,孕妇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变成糖尿病样的表现,这是为了确保足够的葡萄糖到达婴儿和胎盘,使他们适当地生长和发育。为了确保自己的能量需求也得到满足,孕妇会在早期储存脂肪,然后将其作为能量来源来燃烧。同样,怀孕期间孕妇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怀孕的成功,一般认为是由许多激素的变化所介导的。2019年,来自挪威的科学家们在BMJ杂志上发表了42万人的队列研究成果[6],研究者表示,女性年龄越大越容易流产;流产次数越多,再次怀孕流产的风险就越高。该研究发现,在25-29岁女性(10%)的流产风险最低,30岁以后迅速上升,45岁及以上女性达到53%。流产的复发风险很大,一次流产后年龄校正的风险比为1.54,两次后为2.21,连续三次流产后为3.97。如果先前的分娩结束于早产,死产,剖腹产,则流产风险适度增加,或者如果该女性在前一次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对于胎龄小的女性,流产风险略高。

图片来源:choosehelp.com

此前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7],怀孕的次数与年纪会影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多胎妊娠和母乳喂养的女性乳腺癌的风险较低。然而,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8],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Lineberger综合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大规模的分析发现,最近刚刚生过孩子的年轻女性比同龄没有生孩子的女性或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关于生育与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关联,或许还需要后期进一步研究才能明确。一篇发表在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期刊上的研究报告中[9],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与从未生过孩子的女性相比,怀孕生过小孩的女性发生心脏病、中风的风险相对高出14%。研究者表示,怀孕生娃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伴随着怀孕次数的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累加;有证据表明,两者存在“J型”关系。

早在2018年,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们就通过研究发现[10],多次怀孕会使得女性细胞衰老地更快,文章中,研究人员分贝研究了两种标志着细胞衰老的标记物:端粒长度及表观遗传学年龄;研究结果表明,每经历过一次怀孕都会使女性的细胞衰老0.5-2岁,此外,正处于怀孕阶段的女性的细胞则比预期要年轻一些。我们经常听人说,一孕傻三年,到底是不是真的,发表在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11],来自迪肯大学的科学家整理了20项涉及孕妇大脑改变的研究,将数据整合并评估了709名孕妇和521名非孕女性的认知功能,他们首次探索了怀孕如何影响女性机体除记忆之外的认知功能,以及这些改变如何随着怀孕时间变化而改变。结果表明,与非孕女性相比,孕妇在记忆测试和执行功能测试中表现较差,并且这些差异在晚期妊娠期最明显;研究者还发现,相同的女性在不同时间检测的结果表明这些功能的降低在妊娠早期就开始出现,然后在中期稳定,直到生产。研究者认为,孕傻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现象,也许通过改变女性的大脑使她们更适应抚养孩子,更重要的是该研究还发现,女性大脑中减少的海马体灰质会在孩子出生后两年恢复,这意味着认知功能下降并非永久的。

由此可见,怀孕会影响女性机体多方面的健康,随着三胎政策以及配套支持措施的不断颁布,你是否会考虑生育三胎呢?(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1】Stein Emil Vollset,Emily Goren,Chun-Wei Yuan, et al. Fertility, morta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scenarios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2017 to 2100: a forecasting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Lancet. 2020 Oct 17;396(10258):1285-1306.  doi: 10.1016/S0140-6736(20)30677-2. Epub 2020 Jul 14.

【2】Ruth, K.S., Day, F.R., Hussain, J. et al. Genetic insights into biological mechanisms governing human ovarian ageing. Nature (2021). doi:10.1038/s41586-021-03779-7

【3】Feigman, M.J., Moss, M.A., Chen, C. et al. Pregnancy reprograms the epigenome of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and blocks the development of premalignant lesions. Nat Commun 11, 2649 (2020). doi:10.1038/s41467-020-16479-z

【4】Zachariah Z.Smith,Rebecca A.Kubiak,Mathew R.Arnold, et al. Effects of immunization with heat-killed Mycobacterium vaccae o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like behavior and epileptogenesis in a rat model of comorbid autism and epilepsy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20).doi:10.1016/j.bbi.2020.05.034

【5】K Hodson,C Dalla Man,F E Smith, et al. Mechanism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normal pregnancyHorm Metab Res. 2013 Aug;45(8):567-71.  doi: 10.1055/s-0033-1337988

【6】Maria C Magnus,Allen J Wilcox,Nils-Halvdan Morken, et al. Role of maternal age and pregnancy history in risk of miscarriage: prospective register based study BMJ 2019; 364 doi:10.1136/bmj.l869

【7】Mary Beth Terry,Yuyan Liao,Karin Kast, et al.The Influence of Number and Timing of Pregnancies on Breast Cancer Risk for Women With BRCA1 or BRCA2 Mutations JNCI Cancer Spectrum (2018).doi:10.1093/jncics/pky078

【8】Hazel B. Nichols et al. Breast Cancer Risk After Recent Childbirth: A Pooled Analysis of 15 Prospective Studie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8 DOI:10.7326/M18-1323

【9】Wenzhen Li, Wenyu Ruan, Zuxun Lu,et al. Parity and risk of mate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18),December 19, 2018, doi:10.1177/2047487318818265

【10】Ryan, C.P., Hayes, M.G., Lee, N.R. et al. Reproduction predicts shorter telomeres and epigenetic age acceleration among young adult women. Sci Rep 8, 11100 (2018). doi:10.1038/s41598-018-29486-4

【11】Sasha J Davies,Jarrad Ag Lum,Helen Skouteris, et al. Cognitive impairment during pregnancy: a meta-analysisMJA,2018 Jan 15;208(1):35-40.  doi:10.5694/mja17.0013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