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2019-09-12 15:09
2019年9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1975年以来,全球人群的肥胖率几乎增加了两倍,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啮齿类动物进行研究后发现,参与肥胖发生的分子的关键突变或有望帮助开发抵御肥胖的新型疗法。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Alessandro Bartolomucci表示,一种肽类和其受体的关键突变对于啮齿类动物机体多种生物活动至关重要,这种肽类和受体往往参与了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这或许有望帮助开发治疗人类相关疾病的可能性治疗策略。此前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小鼠机体中名为TLQP-21的神经肽能够激活C3aR1受体从而诱导机体脂肪分解并产生能量,随后研究者开始对人类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人类机体中的肽类在诱导机体生物活性上并不是非常有活性,而且在人类和小鼠肥胖中,这一生物学途径是相当保守的。随后研究者继续检测携带人类受体的啮齿类动物肽类,并能够观察到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但其效应并没有携带啮齿类动物受体的肽类那么强。
当模拟肽类/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不同物种随着时间进化的机制后,研究者发现,肽类和受体的氨基酸组合或许在物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能够帮助解释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细胞中药理学活性增强的机制。研究者表示,我们很容易推测,这种突变集合在进化过程中会被选中,这有利于诸如小型啮齿类动物等小型哺乳动物机体中能量的产生。
随后研究者模拟了动物进化数百万年才实现的过程,并在体外系统中创造了一种混合的“鼠源化”受体,这种杂交的受体拥有人类序列的所有氨基酸,但利用啮齿类动物的序列替换掉人类序列中的5个氨基酸后就会引发突变,研究结果表明,小鼠肽类在“鼠源化”的人类受体上要比天然的人类受体更强一些,在啮齿类动物中,这种脂质发生机制的进化过程中,啮类动物序列的突变或许至关重要。
啮齿类动物的肽类或能作为一种关键的药理学靶点帮助开发靶向作用人类受体的新型药物,最后研究者Bartolomucci说道,这或许是开发基于TLQP-21啮齿类动物序列的药物的一个新的起点,在激活C3aR1受体及诱导抗肥胖效应上,TLQP-21或许要比内源性的人类肽类更具选择性和潜力。(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Bhavani S. Sahu et al, Peptide/Receptor Co-evolution Explains the Lipolytic Function of the Neuropeptide TLQP-21, Cell Reports (2019). DOI:10.1016/j.celrep.2019.07.101
镰状细胞贫血症创新疗法获得优先审评资格 有望获得加速批准
APP专享
眼科创新药!艾尔建3月一次抗VEGF疗法abicipar申请上市,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APP专享
肿瘤药物HDACs靶点研发的“机会与挑战“
APP专享
新研究:成年肥胖可能源自幼年基因变异
APP专享
Nat Commun:乳腺癌基因有望成为开发肝母细胞瘤靶向性疗法的潜在靶点
APP专享
JEM: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免疫疗法
APP专享
8.4亿美元助力开发新型免疫疗法 诺华再度与IFM合作
APP专享
诺华MET抑制剂获突破性疗法认定 罗氏PD-L1抑制剂扩展患者群
APP专享
JAMA Network Open:注意了!肥胖的流行会将癌症慢慢转移到年轻人群体中!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