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 Bulletin:胃肠肿瘤免疫治疗的进展、挑战与对策

来源: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3-04-28 11:29

肠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恶性肿瘤前列,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为代表的免

肠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恶性肿瘤前列,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胃肠肿瘤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效改善了一部分胃肠肿瘤患者的预后。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东京医科齿科大学Takeshi Tsubata教授等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题为“Immunotherapy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dvances,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的专家评介文章,系统回顾了胃肠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该领域亟待克服的挑战及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图片

文章指出,尽管近年来多项3期临床研究证实了PD-1抗体在晚期胃癌三线治疗及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疗效,然而其有效率仅为15%左右。对于晚期结直肠癌,存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hig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H)或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 dMMR)的患者可从PD-1/PD-L1抗体单药治疗中显著获益,但在占比约95%的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stable, MSS)/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 pMMR)的患者中,其有效率仅为0–2%。为提升胃肠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一方面需通过标志物研究精准筛选出抗PD-1/PD-L1治疗的获益人群,另一方面需开发更为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以克服免疫治疗抵抗。

在标志物研究方面,已有报道肿瘤突变负荷、POLE/POLD1突变等泛癌肿瘤免疫原性相关标志物可预测晚期胃肠肿瘤抗PD-1/PD-L1单药治疗的疗效。传统生物标志物PD-L1表达水平的预测效能存在瘤种差异:PD-L1高表达的晚期食管癌及胃癌对PD-1/PD-L1抗体的响应率更高,而在MSS/pMMR型晚期结直肠癌中未观察到此趋势。近年来,基于组学数据的胃肠肿瘤免疫微环境解析及分型也不断发展。然而,现有标志物研究多基于单臂、小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未来仍需更多标志物导向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同时,用于甄别ICIs假性进展及超进展、指导ICIs使用时限及重引入/再挑战时机、预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风险的标志物也有待进一步开发。未来随着ctDNA、分子显像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有望迎刃而解。

在联合治疗的探索方面,PD-1/PD-L1抗体联合现有标准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的模式在晚期食管癌及胃癌的一线治疗中取得一系列成功,却也存在KEYNOTE-062研究等失败案例。而在抗PD-1/PD-L1治疗原发耐药的MSS/pMMR型晚期结直肠癌中,PD-1/PD-L1抗体联合标准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疗效仍不确切。从激活抗肿瘤免疫的角度,与免疫治疗配伍的最佳化疗方案及剂量仍有待阐明。此外,标准化疗方案以外的具有免疫激活效应的部分化疗药物(如替莫唑胺)已在MSS/pMMR型晚期结直肠癌中显示了增益抗PD-1治疗的潜力,未来值得进一步探索。

PD-1/PD-L1抗体与其他ICIs或靶向微环境抑制性因素(如VEGF、MEK、TGFβ等信号)的药物联合也在晚期胃肠肿瘤中展开了大量探索,但所报道的有效率多为20%以下。面对此困境,我们应跳出穷尽式的药物联合思路,力争为给定亚群患者鉴明其对免疫治疗原发性耐药的关键驱动因素,并开发针对性干预策略。一个实例是:在近期一项晚期胃癌的2期研究中,免疫逃逸靶点DKK1的抑制剂(DKN-01)与PD-1抗体及一线化疗的联合可在DKK1高表达患者中取得高达90%的有效率。此外,考虑到胃肠肿瘤可能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多个环节均存在异常调控,目前PD-1/PD-L1抗体与作用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多个不同环节的药物联合(如PD-1抗体联合VEGF抑制剂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也处于临床探索阶段。除ICIs之外,CAR-T、肿瘤疫苗等免疫疗法以及肠道菌群免疫调节剂、抗体偶联药物等新兴疗法与抗PD-1/PD-L1联合治疗的探索也正在开展。

免疫治疗也为可切除的早/中期胃肠肿瘤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多项探索新辅助/辅助免疫(联合)治疗的2/3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基于现有证据,免疫治疗的引入一方面有望优化现有的新辅助/辅助治疗方案并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另一方面有望颠覆以外科手术为核心的早/中期胃肠肿瘤传统治疗模式,使部分患者亚群(如dMMR型II/III期直肠癌)的非手术治愈及器官保留成为可能。未来有待更多3期临床研究及长期随访数据为这一领域增添新证据。

揆诸当下,我们仅揭开了胃肠肿瘤免疫治疗规律的冰山一角。相信通过国际科学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对胃肠肿瘤免疫逃逸机理的认识将不断精进,从而开发出更为精准和有效的免疫治疗新策略,使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东京医科齿科大学Takeshi Tsubata教授为该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梓贤副主任医师、潘艺芊博士研究生、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李薛鑫博士研究生为共同第一作者。该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30065, 82173128, 82003269)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9-I2M-5-036)项目的资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