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精神病学》:安慰剂真有用?科学家发现,9种精神疾病可以被安慰剂治疗改善

来源:奇点糕 2024-06-04 09:22

这项研究证实了9种精神疾病中,安慰剂治疗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重度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获益尤其显著。

安慰剂效应在不同疾病中的影响不是一致的,精神疾病领域的全面研究还比较缺乏。了解安慰剂效应的差异可以帮助解释临床研究的结果,制定医疗决策,改善治疗。

因此,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系统性综述与Meta分析研究,他们发现了9种安慰剂治疗后有显著改善的精神疾病,但改善程度有明显差异,其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改善最大,其次是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社交恐惧症、躁狂症和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的改善是最小的。

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1]。

图片

研究人员选择的9种精神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流行率较高的,且通常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的疾病,他们在2022年3月时系统性检索了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筛选具有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根据预先确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研究人员为每种疾病选择了10个日期最近的、质量最高的试验。

最终的分析共包含90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9985名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参与者,每种精神疾病对应的参与者数量较为均衡,从PTSD的655人到重度抑郁症的1598人不等。在重度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的研究中,女性占比较高,而精神分裂症和PTSD的研究中女性占比不足。

研究主要结局为安慰剂治疗前后的合并效应量(dav)。

在所有疾病中,安慰剂治疗期间,均表现出症状改善,即安慰剂治疗前后,合并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下限>0,不过,不同疾病的症状改善有显著差异。重度抑郁症的改善最大(dav=1.40),其次为广泛性焦虑障碍(dav=1.23),惊恐障碍、ADHD、PTSD、社交恐惧症、躁狂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改善依次下降,且明显低于前两者,精神分裂症的效应量最低,为0.59。

图片

9种疾病的症状改善效应量

由于纳入的临床试验中大多数在评估症状严重程度时也采用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CGI是一种跨诊断框架的量表,因此,研究人员通过标准化的CGI严重性评分(CGI-S)对研究的主要分析进行了验证。

CGI-S比较的结果证实了主要分析的结果,突出了重度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中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图片

CGI-S比较的9种疾病的症状改善效应量

多变量分析还发现,除了疾病外,性别也与安慰剂治疗的效应量存在关联,研究中的女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效应量增加0.0076。

综上,这项研究证实了9种精神疾病中,安慰剂治疗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重度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获益尤其显著。

对于探索的9种疾病,研究人员表示,抑郁症的一些研究报告,超3/4或2/3的抗抑郁药物治疗组的积极结果可能归因于非特异性和安慰剂效应,尽管抑郁症患者通常缺乏希望与信心,但情感障碍类疾病存在偶发性过程,同时,人际关系支持、心理教育、激励和医学概念的传递在伴随抗抑郁药物的心理治疗中也是基本的。

ADHD的结果比较出乎研究人员预料,此前的研究尚未发现过如此明显的改善。至于改善程度最小的精神分裂症,可能是由反复发作和预后不良导致的,患者通常人际关系受损,对现实感知扭曲,对疾病洞察力受限,阻碍了对有效治疗产生希望和信念。

研究人员希望将他们的研究作为一个初步框架,将来自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组的见解纳入精神疾病的病因病原学探索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