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更新,头颈癌治疗进入免疫时代
来源:CSCO 2022-05-20 10:53
《CSCO关于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2022》的更新要点,一睹为快~
头颈部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50%,其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主要的病理类型。尽管HNSCC的治疗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其5年总体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提高,诊疗规范性亦有待加强。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已于4月23-24日正式召开,国内各肿瘤领域知名家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对2022年度CSCO指南进行了解读和研讨,其中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已连续第五年进行了更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就 《CSCO关于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2022》的更新要点进行了相关解读。
HNSCC早诊早治仍存挑战
规范化诊疗需MDT合作
Q1: 作为头颈癌肿瘤领域的资深专家,请您谈一下目前头颈部鳞癌在我国的诊疗现状如何?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方向?
郭晔教授:HNSCC是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比达90%以上。HNSCC诊疗非常需要多学科、多模式参与治疗。目前国内主要由外科、放疗科及少部分内科组成,在此方面,国内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仍需加强,尤其HNSCC在内科相对少见,肿瘤内科专门从事头颈部肿瘤诊疗工作的医生较为欠缺,相比外科和放疗科,更亟待提高。其次,HNSCC的早诊早治仍存在困难。一方面,多数HNSCC患者长期抽烟、酗酒,就诊意愿较差;另一方面,HNSCC的某些症状,如口腔溃疡、口腔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与一些常见的良性疾病症状相似,容易混淆,这都为早诊早治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需加强HNSCC的诊疗规范性。相比于其他瘤种,头颈部肿瘤的治疗较为复杂,发病部位很多,治疗过程中可涉及外科、放疗、内科不同领域,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次序及联合治疗等都有很多学问。因此,CSCO指南连续五年以来,对头颈部肿瘤持续更新,希望能为全国头颈部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2022 CSCO指南唾液腺癌诊疗章节重点更新
为罕见难治的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指导
Q2: 目前,CSCO指南已经成为众多肿瘤领域临床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指导,请问您认为2022 CSCO指南在头颈部鳞癌诊疗方面,相较于前版指南有哪些更新?指南更新对未来头颈部鳞癌的诊疗管理有什么指导意义?
郭晔教授:前版指南主要针对头颈部鳞癌,唾液腺癌作为头颈部肿瘤中相对少见的类型,虽然发病率较低,仅占头颈部肿瘤的10%左右,但其治疗非常复杂,新版指南对该章节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头面部唾液腺分布较为广泛,因此,唾液腺癌可能发生在头面部所有器官,且肿瘤组织学类型复杂,肿瘤治疗高度依赖于病理学对疾病分级的确定,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的治疗模式存在差别。既往,国内尚无关于唾液腺癌多学科的诊疗指南,因此,在2022版的头颈肿瘤诊疗指南中,对唾液腺癌章节进行了重要更新。受限于人数较少,很多推荐意见仍基于回顾性分析结果,没有大样本或前瞻性数据支持,需编写组成员对大量的文献做循证学级别的判断,最终经过互相讨论,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编成全新章节。这是2022版头颈肿瘤指南中最重要的更新内容之一,也希望对于一些少见的肿瘤,能够随着指南单独章节的公布,以及未来一系列的巡讲活动,进一步加强肿瘤诊疗的规范性,更好造福相对罕见、难治的肿瘤患者。
帕博利珠单抗成为R/M HNSCC一线治疗“基石”
PD-L1表达指导精准用药获益更优
Q3: 新版指南中,帕博利珠单抗仍被建议用于R/M HNSCC的一线治疗,且为Ⅰ级专家推荐(ⅠA类证据),请您结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方面的宝贵经验,谈一下帕博利珠单抗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带来哪些影响?
郭晔教授:R/M HNSCC一线治疗已全面进入免疫时代,基于KEYNOTE-048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均已抢先获批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和联合治疗用于R/M HNSCC的一线治疗。在2021版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中,帕博利珠单抗已被列为I级专家推荐,今年新版指南中的地位没有明显改变,但临床中的应用将会更为广泛。帕博利珠单抗作为R/M HNSCC的一线治疗推荐,需参考PD-L1表达,PD-L1阳性患者单药治疗获益较好,阴性患者可选择联合治疗。2021年,用于帕博利珠单抗伴随诊断的Dako 22C3抗体在全国各大医院的病理科及第三方检测平台已建立,极大程度提高了检测及用药的可及性,助力精准治疗方案的选择。
从临床实践经验中不难看出,自帕博利珠单抗获得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被指南推荐用于R/M HNSCC的一线治疗以来,已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且除此之外,其他PD-1/L1单抗在HNSCC一线治疗领域的研究均未取得成功,这无疑进一步验证了帕博利珠单抗在HNSCC一线治疗中具有非常强的循证医学地位。在日常诊疗当中,我在参考PD-L1表达的同时,也会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如肿瘤负荷、生长速度、超进展基因表达等情况,综合评估选择治疗方案。期待在未来的指南推荐中,能够做更深入的解读,更好助力全国头颈肿瘤医生用好这一有力武器,推动HNSCC精准治疗,实现更优获益。
免疫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联合治疗及有效人群筛选为未来方向
Q4: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在多个肿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请问您认为,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癌治疗领域的中占据怎样的地位,临床应用前景如何?
郭晔教授:免疫单药或联合治疗目前已覆盖HNSCC的一线及二线治疗。总体而言,HNSCC在复发转移的阶段,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差,很多患者进行化疗后,虽然短期内肿瘤缩小,但缓解期较短,且化疗的毒性反应也往往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去化疗是非常重要治疗目标。有了帕博利珠单抗这一免疫治疗的“基石”以后,越来越多的探索希望在“基石”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能够替代化疗,减轻毒性,发挥更好的疗效。目前为止,众多希望实现“1+1>2”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包括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抗EGFR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等PD-1药物的靶免联合策略,以及与TIGIT、LAG3等新型免疫药物、溶瘤病毒、肿瘤相关疫苗等的联合治疗。期待能够进一步激活T细胞活性,或抑制免疫抑制性相关细胞因子,更好改善免疫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获益。未来,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帮助筛选有效人群,针对性接受某种联合治疗策略,实现更精准获益,也将是发展的方向,具有较好的前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