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ell Biology:韩东/刘澎涛等首次发现并证实哺乳动物存在外周神经干细胞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4-16 09:58

pNSC 的发现为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发育提供了此前未曾被识别的新见解,并为神经再生治疗提供了另一种潜在策略。

在脊椎动物神经发生初期,神经管中的神经上皮细胞(NEC)作为最早的神经干细胞,会转变身份,生成放射状胶质细胞,这些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分化为神经元(neuron)和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

在成年哺乳动物的大脑中,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两个区域: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和侧脑室旁的脑室下区,在整个出生后的生命过程中,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发生活动一直持续着。神经干细胞也可以从成年中枢神经系统中那些神经发生不明显的区域提取出来,然后在培养中扩增并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CNS)不同,外周神经系统(PNS)源自神经嵴细胞(NCC),这是一群从神经管背侧迁移出来的祖细胞。神经嵴干细胞(NCSC)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之外,其具有有限的自我更新能力,在基因表达和分化潜能方面与神经干细胞(NSC)不同。

综合来看,哺乳动物的神经干细胞(NSC)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尚不清楚中枢神经系统之外是否存在神经干细胞。

2025 年 4 月 10 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研究助理教授韩东、刘澎涛教授团队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医药研究所 Hans R. Schöler 教授团队合作,在 Nature Cell Bi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Multipotent neural stem cells originating from neuroepithelium exist outside the mous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从小鼠外周组织中发现并分离鉴定了一类全新的多能神经干细胞——外周神经干细胞(peripheral NSC,pNSC),这些细胞具有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相似的分子特征和分化潜能,有望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和组织器官再生修复开辟新途径。

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的神经干细胞(NSC)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了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外周神经干细胞(peripheral NSC,pNSC),并且可以从小鼠胚胎肢体、出生后肺、尾部、背根神经节以及成年肺组织中分离出来。

衍生的 pNSC 与神经嵴干细胞(NCSC)不同,其表达多种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并表现出与对照大脑神经干细胞相似的细胞形态、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全基因组转录谱以及表观遗传特征。

pNSC 由源自神经上皮细胞的 Sox1细胞组成。原位的 pNSC 具有与大脑中神经干细胞相似的分子特征。此外,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许多从神经管迁移出来的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和受限的神经胶质细胞。

总的来说,pNSC 的发现为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发育提供了此前未曾被识别的新见解,并为神经再生治疗提供了另一种潜在策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