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CC:填补国人数据空白!迄今最大规模研究揭示中国成年人脂蛋白a现状,并发现脂蛋白a水平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来源:奇点糕 2025-05-10 09:21

这项研究不仅为Lp(a)的中国数据填上了空白,也打破了全球相关领域研究的队列规模记录。

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最新论文,公布了我国的Lp(a)流行数据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北京大学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利用体检数据库开展了一项横断面、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研究,涵盖近280万名中国成年人,首次系统报告了中国人群的Lp(a)水平现状,中位数为11.23 mg/dL或20.00 nmol/L,曲线呈右偏分布,女性、老年人及伴随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肾功能受损人群的Lp(a)水平更高。

结合影像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的高Lp(a)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脑梗和冠状动脉钙化风险提高显著相关,尤其是Lp(a)超过50 mg/dL时,出现同时多部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明显升高。

脂蛋白(a)(Lp[a])对心血管的危害,在近年来愈加受到关注。

Lp(a)由载脂蛋白B-100(ApoB-100)与载脂蛋白a(apo[a])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其中,ApoB-100与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相似,这导致Lp(a)曾一度被误认为是LDL的变异体;apo(a)则赋予了Lp(a)与众不同的高度遗传特性,其编码基因LPA控制着Lp(a)的颗粒大小和血浆浓度,使Lp(a)血浆水平呈共显性遗传。

在此之前,已有多项队列研究对人群中的Lp(a)水平进行统计,并揭示其对应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然而,这些研究集中在西方人群,要知道,LPA基因的多态性会导致Lp(a)水平在个体间、种族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厘清中国人群中Lp(a)的分布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这对于制定精准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防控策略意义重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选取2017年-2023年期间在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成年个体,涉及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共计2788206名成年人,平均年龄43岁,男性占53.6%,堪称迄今全球规模最大的相关研究。由于临床上对Lp(a)的测量单位尚未统一,研究者们将数据按质量单位(mg/dL)和颗粒数单位(nmol/L)分别进行报告,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显示,中国人群中Lp(a)水平的中位数为11.23 mg/dL(20.00 nmol/L),曲线呈明显的右偏分布,说明还是有少部分人群拥有非常高的Lp(a)水平。性别差异上,中国女性Lp(a)水平的中位数为12.61 mg/dL(23.00 nmol/L),高于男性的10.10 mg/dL(17.61 nmol/L)。

从比例来看,约18.67%的中国人群Lp(a)水平超过30 mg/dL,8.41%超过50 mg/dL,4.00%超过70 mg/dL。在中国女性与男性群体中,Lp(a)水平达到上述档位的比例分别为21.45% vs 16.29%、10.09% vs 6.94%、4.97% vs 3.16%,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年龄≥60岁的中国人群中,有22.53%、10.17%的人Lp(a)水平超过30 mg/dL、50 mg/dL,显著高于年龄<60岁人群的17.41%、7.83%。

同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伴有高血压、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的人群中,更多人存在Lp(a)水平升高的现象。

从地域来看,相比其它省级行政区,天津、吉林、四川、北京、云南和黑龙江省份Lp(a)水平超过30 mg/dL、50 mg/dL的人群占比更高。

在明确人群中Lp(a)水平后,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评估中国人的Lp(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

结果表明,与Lp(a)≤30 mg/dL的人群相比,Lp(a)水平在30-50 mg/dL的人群,其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CIMT≥1.0 mm)、颈动脉斑块、中枢神经脑梗死灶以及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分别增加11%、15%、9%和11%;当Lp(a)超过50 mg/dL时,则风险增加15%、32%、10%、19%。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还首次探讨了Lp(a)升高与多部位同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与≤30 mg/dL相比,Lp(a)水平为30-50 mg/dL的人群中,同时存在两个部位或三个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提高26%、67%;>50 mg/dL时,分别增加40%、41%。提示Lp(a)水平升高可能推动全身范围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不仅为Lp(a)的中国数据填上了空白,也打破了全球相关领域研究的队列规模记录。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人群Lp(a)水平整体偏低,但高Lp(a)者比例依然不容忽视,且与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风险显著相关。

此外,虽说Lp(a)水平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非遗传因素也有一定贡献,这次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发现特殊人群的Lp(a)水平更高。

本研究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未来仍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以明确针对Lp(a)升高的干预措施对于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具体效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