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mmunity:刘万里团队揭示IgG抗体稳态调控新机制及其在红斑狼疮发病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来源:生物世界 2024-11-07 11:45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和免疫所研究团队揭示了IgG抗体稳态调控的新机制,并探索了其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和免疫所刘万里与合作者在Immunity发表题为Progressive polyadenylation and m6A modification of Ighg1 mRNA maintain IgG1 antibody homeostasis in antibody-secreting cell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IgG抗体稳态调控的新机制,并探索了其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图片

B细胞通过表面的B细胞抗原受体(BCRs)识别抗原并启动信号传导。表达IgM-BCR和IgD-BCR的初始型B细胞负责初次抗体反应,而表达IgG-BCR的记忆性B细胞主要在抗原再次暴露时产生高滴度高亲和力的IgG型的记忆性抗体反应。IgM,IgD和IgG等不同亚型的膜结合免疫球蛋白尾部(mIg-Tail)氨基酸序列不同,并影响其下游信号转导功能。例如,mIgM-Tail和mIgD-Tail只有三个氨基酸,KVK,锚定其穿膜区;而所有mIgG亚型具有进化保守的28个氨基酸尾部,包含增强信号传导的免疫球蛋白尾部酪氨酸(ITT)基序。

小鼠模型和临床队列研究揭示mIgG-Tail在记忆性B细胞的免疫活化和IgG抗体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与自身免疫病、癌症和传染病等多种临床疾病密切有关,刘万里团队与德国Jürgen Wienands团队都曾发表过相关研究进行阐述。上述主要是在蛋白氨基酸序列层面对mIgG的研究,且主要针对的是膜结合免疫球蛋白开展(也被称为,膜联型抗体)。

膜结合(Membrane-bound, mem)和分泌型(Secretory, sec)抗体(分泌型抗体即为血液中的可溶性抗体)的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s, IgH)起源于同一条种系位点。在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secreting cells, ASCs)中,从mem IgH到sec IgH mRNA的转换依赖于可变多聚腺苷酸化,而在表达表面BCR的初始型和记忆性B细胞中,mem IgH-mRNA转录物占主导地位。ASCs中增加的IgH转录使得剪切和加尾机制能够利用近端的分泌型特异性poly(A)位点。此外,N6-甲基腺苷(m6A)负责mRNA的转录后加工,并且还可调控mRNA在不同亚细胞区室之间的重新定位。目前尚不清楚m6A如何对抗体转录本的质量或数量控制起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IgG1重链转录物(IgG1 heavy chain transcripts,Ighg1)mRNA的逐渐加尾和m6A修饰在ASCs中对IgG1抗体的稳态维持至关重要。作为m6A-reader(阅读器)的YTHDF1在B细胞中的缺失会减弱ASC中Ighg1 mRNA的半衰期,从而减少IgG1+ ASCs中的IgG1蛋白丰度,最终导致免疫后IgG在血清中的滴度下降。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还探索了一个此前未被发现的剪接中间体(Intermediate Ighg1Ighg1),揭示其为受到m6A修饰的主要的Ighg1亚型。m6A修饰和YTHDF1的核定位均是维持ASCs中高Ighg1转录物丰度的关键因素,Ighg1与YTHDF1共同形成类似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颗粒的结构。该结构的形成和维持对IgG1抗体稳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模型揭示浆细胞妙用乾坤,采取以方寸赢朝夕的哲学,来稳妥处理潜在的高度同质化的Ighg1 mRNA所造成的细胞应激ER stress(图1)。

图片

图1 ASCs通过整合多种Ighg1 mRNA修饰维持IgG抗体转录本稳态(Credit: Immunity

为了探索上述分子细胞免疫学基础机制的临床价值,研究团队还将注意力转向了自身免疫疾病,特别是SLE。在SLE患者中,他们发现YTHDF1在ASCs中表现出过表达(图1)。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研究揭示了一个具有高YTHDF1表达的ASCs亚群在SLE患者中显著增加,而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这一亚群有所减少。这一发现暗示YTHDF1可能在SLE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验证YTHDF1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潜在治疗价值,研究者使用小鼠SLE模型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阻断YTHDF1与m6A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缓解SLE症状,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这一结果表明YTHDF1-m6A通路可能成为自体免疫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综上所述,此项研究不仅揭示了YTHDF1在自身免疫反应中的潜在病理作用,还为理解SLE的复杂免疫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YTHDF1过表达可能是SLE患者体内对持续免疫刺激的过度应答,这种情况可能导致ASCs持续产生自身抗体,从而加剧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因此,YTHDF1的调控对于控制SLE的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抑制YTHDF1与m6A的相互作用,能够显著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表明这一靶点在控制异常免疫反应方面的潜力。

图片

月引潮生:YTHDF1与Ighg1的奇妙舞曲(Credit: Immunity

以此项研究的分子细胞免疫学结论为背景,研究团队还绘制了一张中国风的图片描述这一基础机制。在抗体分泌细胞(ASC)的天际间,YTHDF1蛋白如同敦煌壁画飞天,与Ighg1转录本翩翩起舞,犹如丝带在清风中轻扬,宛若天际的一抹云霞。它们共同构成RNP颗粒,如皓月般静谧,点缀在细胞核的苍穹之中。在ASC中,这些璀璨的颗粒如何奏响一曲优雅的乐章,引导Ighg1转录本从巍峨的细胞核山峦中徐徐而下,进入广阔无垠的细胞质湖泊。当这些转录本缓缓降临,它们迎来了ASCs特有的风景,在细胞质的水面上,内质网宛若散落的岛屿。在这奇妙的境地中,这些转录本经历了一场梦幻般的蜕变,化作数万只“Y”型抗体,犹如湖面上绽放的浪花,耀眼夺目。这一优雅的机制展示了ASCs,犹如自然界的抗体工厂,所拥有的精巧蛋白质加工能力。细胞核内,RNP颗粒紧密压缩,仿佛将宇宙中的星光凝聚一处。它们逐步向细胞质释放的节奏,如同月华引发的潮汐,调和细胞内的平衡与和谐,减轻内质网因快速合成抗体蛋白的核心任务而产生的细胞应激。这体现浆细胞妙用乾坤,采取以空间赢时间的哲学,来解决实施重要任务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