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还得是GLP-1RA!两项独立研究发现,GLP-1RA与痴呆症风险降低约40%相关,SGLT2抑制剂相关性存疑
来源:奇点糕 2025-04-12 16:09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确实与痴呆症风险下降显著相关,大约下降40%。
不知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今天《JAMA·神经病学》同期刊登了两篇结论冲突的论文。(是故意不小心哒)
争议的内容,围绕“哪些降糖药能降低痴呆症风险”展开。
这个疑问,源于糖尿病是痴呆症的一大风险因素,据估计约5%的痴呆症病例可归因于糖尿病,其中关联可能通过血管损伤、慢性炎症等多种机制实现。因此,降糖治疗被认为可能用于降低痴呆症或认知障碍的风险,而且近些年炙手可热的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SGLT2抑制剂(SGLT2i)纷纷完成多种疾病类型的跨界,它们也被予以预防痴呆症的众望。
此次的两篇论文都对GLP-1RA、SGLT2i、二甲双胍等不同降糖药物治疗与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展开了分析,然而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将一一解读这两篇论文所提供的证据。
剧透一下,双方达成一致的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确实与痴呆症风险下降显著相关,大约下降40%。
先来看爱尔兰高威大学Catriona Reddin团队的研究[1]。

论文首页
他们系统检索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截至2024年7月11日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26项符合条件的研究,共纳入164531名参与者。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4.4岁,34.9%为女性。所有试验均采用安慰剂对照试验,试验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1.4个月(10.1-73.2个月)。
通过荟萃分析,Catriona Reddin团队评估SGLT2i、GLP-1RA、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与痴呆症或认知障碍风险的关系,这几种降糖药物已被证明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来看,降糖治疗实际上与全因痴呆症或认知障碍风险的降低无关。
但是药物类别间的差异显著。只有GLP-1RA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使用与痴呆风险降低45%相关,而SGLT2i和吡格列酮未显示显著效果,二甲双胍因缺乏相关试验数据未被纳入分析。
不同降糖药与痴呆症风险的关联
另一项研究由佛罗里达大学Jingchuan Guo团队完成[2]。与Catriona Reddin团队得出的结论有所出入的是,他们发现相比其他二线降糖药物治疗,GLP-1RA和SGLT2i都与较低的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痴呆症(ADRD)风险显著相关,且效果没有差异。

论文首页
Jingchuan Guo团队从佛罗里达州的健康数据库中获取396963名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年龄为50岁以上,在2014年1月-2023年6月期间首次接受GLP-1RA、SGLT2i或其他二线降糖药物治疗。
结果显示,GLP-1RA组与SGLT2i组之间并未显示显著差异,两组的ADRD年发生率分别为3.65例/1000人年和3.74例/1000人年,调整后的风险比(HR)为0.97(95%CI:0.72-1.32),提示两者在降低ADRD风险方面的效果相似。
相比其他二线降糖药物,使用GLP-1RA或SGLT2i的患者ADRD年发生率分别减少2.26例/1000人年、3.05例/1000人年,ADRD风险分别降低33%、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降糖药与ADRD风险的关联
对于这两项研究得到的不同结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iana Thiara在《JAMA·神经病学》发表了篇社论表示[3],这可能与研究设计和方法的差异、短期随访的局限性、痴呆事件发生率低等因素相关,更重要的是,她提出我们现在讨论这些关联时,需要考虑到如今的GLP-1RA药物功效已经今非昔比。
2005年,艾塞那肽作为首个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GLP-1RA药物进入市场,而GLP-1RA药物发展到今日,受体亲和力、药物半衰期等难题逐渐攻克,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的疗效已远超以往的GLP-1RA降糖药物。在进行此类分析时,或许应该将这些“新生代”GLP-1RA药物单拎出来。
一些临床前研究已经证明了GLP-1RA的神经保护作用,比如可以增加突触可塑性、减少tau蛋白磷酸化、减少β淀粉样蛋白积累,其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领域的2期临床试验也展现出积极的数据[4,5]。再加上,除了GLP-1RA,GIP/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GLP-1/GIP/胰高血糖素受体三重激动剂也在追赶而来,未来预计会有更多创新的GLP-1RA治疗药物出现,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其神经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Seminer A, Mulihano A, O’Brien C, et al. Cardioprotective Glucose-Lowering Agents and Dementia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07, 2025. doi:10.1001/jamaneurol.2025.0360
[2]Tang H, Donahoo WT, DeKosky ST, et al. GLP-1RA and SGLT2i Medications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Alzheimer Disease and Related Dementias.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07, 2025. doi:10.1001/jamaneurol.2025.0353
[3]Thiara D. GLP-1 Receptor Agonists—From Breakthroughs in Cardiometabolic Treatment to Emerging Neuroprotective Potential.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07, 2025. doi:10.1001/jamaneurol.2025.0237
[4]Alzheimer’s Association. GLP-1 drug liraglutide may protect against dementia. July 30, 2024. Accessed February 21, 2025. https://aaic.alz.org/releases-2024/glp-drug-liraglutide-may-protectagainst-dementia.asp
[5]Meissner WG, Remy P, Giordana C, et al;LIXIPARK Study Group. Trial of lixisenatide in early Parkinson'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24;390(13):1176-1185. doi:10.1056/NEJMoa231232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