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交大最新论文:之前多次感染奥密克戎,对当前新冠流行株具有保护作用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5-22 10:09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总共 48 名经历了三波奥密克戎感染潮(BA.5/BF.7、XBB 和 JN.1)的个体进行了长达 18 个月的中和抗体滴度纵向分析,研究始于我国解除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之时。

尽管新冠疫苗的接种率很高,但高度进化的奥密克戎(Omicron)突变株仍在人群中引发了广泛感染,在某些情况下还导致了反复感染。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新冠感染反弹现象,奥密克戎突变株 XDV 及其亚分支是此轮感染的主要毒株。

随着人群持续受到新突变株的威胁,了解动态交叉反应抗体应答如何演变以及如何影响保护作用至关重要。

2025 年 5 月 20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叶菱秀、苏冰、瞿介明等人在 Cell Discovery 期刊发表了题为:Multiple infections with Omicron variants increase breadth and potency of Omicron-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对 48 名经历了三波奥密克戎感染潮(BA.5/BF.7、XBB 和 JN.1)的个体进行了长达 18 个月的中和抗体滴度纵向分析,结果显示,多次感染奥密克戎毒株能够增强可增强奥密克戎特异性中和抗体的广度和效力,产生的高滴度和广谱交叉反应抗体,可能对未来的奥密克戎突变株(例如 JN.1 和 XDV.1)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但仍可能易受抗原性更先进的突变株(例如 KP.3.1.1 和 XEC)的感染。

自 2019 年出现以来,SARS-CoV-2 一直在不断进化。2021 年 1 月,我国推出了基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灭活疫苗。尽管疫苗接种率很高(92.5%),但 2022 年 12 月解除新冠限制措施后,全国范围内仍出现了感染奥密克戎(Omicron)突变株 BA.5/BF.7 的情况。大约六个月后(2023 年 6 月左右),相当一部分人群再次感染了奥密克戎新变异株 XBB.1.5。但与限制措施解除时影响了大多数人的 BA.5/BF.7 感染浪潮相比,XBB 似乎较为温和,影响的人群比例较小。

自 2023 年末以来,新的奥密克戎突变株 JN.1 及其亚型持续构成威胁,尽管大多数人已通过接种疫苗和感染奥密克戎一次或多次获得了混合免疫。人群中免疫的异质性如何为抵御新出现的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提供保护,目前尚不清楚。

决定对新突变株感染防护水平的因素之一是免疫记忆的“可召回性”,以及先前通过疫苗接种和/或感染接触新冠病毒所形成的中和抗体的交叉反应性和效力程度。之前的研究表明,感染奥密克戎突变株 BA.1/BA.2 会导致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产生“免疫印记”,从而降低针对 BA.1/BA.2 突变株的中和抗体滴度。

后续研究表明,多次感染奥密克戎突变株可能会削弱基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疫苗接种所诱导的免疫印记,因为第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对原始毒株的中和活性降低,但对首次感染的奥密克戎突变株的中和活性却有所增强。新的免疫印记是否会改变交叉反应程度以及针对奥密克戎突变株的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效力,从而影响对新出现的奥密克戎突变株的防护作用?这仍有待研究。

更好地理解中和作用的广度以及交叉反应性抗体的演变,将有助于评估对再次感染的防护,并且对于未来疫苗的合理设计至关重要。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总共 48 名经历了三波奥密克戎感染潮(BA.5/BF.7、XBB 和 JN.1)的个体进行了长达 18 个月的中和抗体滴度纵向分析,研究始于我国解除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之时。

这 48 人被分为两组:

单次感染组:首次感染 BA.5/BF.7(第一波),未感染 XBB(第二波);

双重感染组:先后感染 BA.5/BF.7 和 XBB(第一波和第二波)。

跟踪时间点:2023 年 1 月(T1)、2月(T2)、7月(T3)和 2024 年 6 月(T4),覆盖 BA.5/BF.7、XBB 和 JN.1 三波感染潮。

该研究的主要发现:

1、中和抗体广度与效力:

双重感染组在 XBB 感染后,对奥密克戎突变株 XBB.1.5、JN.1、KP.3 等的中和抗体效价显著升高。且抗体广度扩展,但针对 WT(原始疫苗株)的中和抗体下降。

单次感染组的中和抗体随时间逐渐下降,对后续突变株(例如 JN.1)保护较弱。

2、免疫印迹的演变:

首次感染 BA.5/BF.7 后,抗体反应受疫苗(WT)的免疫印迹主导。

二次感染 XBB 后,免疫印迹转向 BA.5/BF.7,抗体更多靶向奥密克戎突变株之间的共有表位,而非 WT。

3、交叉反应性变化:

双重感染组对第三波 JN.1/XDV.1 的再感染率(22%)低于单次感染组(50%)。

多次感染奥密克戎突变株所产生的高滴度和广谱交叉反应抗体,可能对未来的奥密克戎突变株(例如 JN.1 和 XDV.1)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但仍可能易受抗原性更先进的突变株(例如 KP.3.1.1 和 XEC)的感染。

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对SARS-CoV-2中和抗体应答广度和效力的影响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疫苗免疫叠加自然感染可形成对奥密克戎的广谱保护,多次感染奥密克戎突变株(例如 BA.5/BF.7 和 XBB)产生的高滴度和广谱交叉反应抗体,可能对未来的奥密克戎突变株(例如 JN.1 和 XDV.1)的感染具有保护作用,但仍可能易受抗原性更先进的突变株(例如 KP.3.1.1 和 XEC)的感染。因此,病毒的持续进化可能导致新突变株逃逸现有免疫,需要持续检测突变株情况并优化疫苗策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