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关于面部表情加工的大脑网络研究获进展

  1. 大脑

来源:心理所 2021-10-01 11:30

面部表情加工是人类解读他人情绪状态、参与社交活动等必备的重要能力。这一加工过程依赖于视觉皮层、特异性脸部识别脑区、情绪感知脑区等神经基础。现有的表情加工模型揭示了腹侧通路(枕叶面孔区、梭状回面孔区、额下回/额中回)与背侧通路(中颞视区和颞上沟)在表情加工或有不同分工,但存在争论,有待深入研究明晰其作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傅小






面部表情加工是人类解读他人情绪状态、参与社交活动等必备的重要能力。这一加工过程依赖于视觉皮层、特异性脸部识别脑区、情绪感知脑区等神经基础。现有的表情加工模型揭示了腹侧通路(枕叶面孔区、梭状回面孔区、额下回/额中回)与背侧通路(中颞视区和颞上沟)在表情加工或有不同分工,但存在争论,有待深入研究明晰其作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傅小兰研究组开展了一项元分析研究,探索腹背侧通路在表情加工中的作用,考察不同实验范式、动态和静态面部表情加工的特点,重构表情加工的大脑网络。元分析采用了GingerALE提供的激活似然性评估(ALE)算法,将96项包含健康成年被试(1794人)报告全脑激活坐标的fMRI与PET的研究纳入此项元分析。

表情与中性面孔对比结果显示,腹侧通路而非背侧通路负责表情加工;外显、内隐、被动观看三种实验任务的对比结果发现,左侧梭状回面孔区负责自下而上的表情加工;动态和静态表情加工对比分析表明,腹侧和背侧通路在动态表情加工中都有更强激活。基于表情加工的兴趣区域,该研究也结合功能连接分析方法(MACM)重构了面部表情加工的大脑网络(如图)。

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腹侧与背侧两条通路在表情加工中的作用,重新构建了表情加工的大脑网络,拓展了关于表情神经机制的认识。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